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十五章 我思仙人有所思

歇息了一段时间后,众人与莫小山分开后继续前往旁边的“凌云寺”游览。

这“凌云寺”就是圆通法师一手创建的,也是他日常修行的所在。今日很巧,在彭义的引导下,易宏带着李白、王朝歌和杜甫来到“凌云寺”见到了一直久闻其名,未见其人的被百姓奉为菩萨的圆通法师。

圆通法师年逾古稀,一问才知,已六十有七了。

在得知今日来的人中,有多年无偿资助“乐山大佛”建造工地的易老爷子的公子,还有文才名震天下的大诗人李白时,圆通法师很是激动。

圆通法师虽已双目失明,但丝毫不影响他的行动,行走时不需搀扶,只需用声音引导即可。老人家是很要强的人,否则也不可能凭一己之力筹建起这偌大的寺院,并在准备了二十年的情况下,开始组织建造“乐山大佛”。

在禅堂里,大家喝着小沙弥奉上的清茶,跟圆通法师交谈着。

首先,圆通法师向易宏表示了感谢,他用低沉浑厚的声音说道:“易家两代人都对我'乐山大佛'的建造给予了长期的无私的支持,老衲内心中一直惦念,十分感谢。为此,已让工匠师傅们在岩壁上专门凿刻了一窟佛像以示铭记。善行要远播,佛法要弘扬,归根到底,善根要在心。”

易宏双手合十,感动的说道:“大师所言真是让我受宠若惊了,家父就是想对大佛的建造提供一些微不足道的帮助,没想过什么其它的,今大师已安排凿刻了石窟,晚辈回去告知后,家父不知要怎么诚惶诚恐了,恐怕要高兴的几宿睡不着觉了,晚辈在此代家父向大师跪谢了。”说着,虔诚的走到圆通法师身边跪下参拜。

圆通法师摸索着抓住易宏的双臂,将他扶起来,说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易施主不必行此大礼,老衲心怀感恩,也一视同仁,凡对大佛的建造提供片瓦之力的,都会被佛祖铭记,随佛法被后人敬仰的。”

李白很恭敬的问道:“大师身体可还好,平日里都有些什么喜好?”

圆通法师回道:“身体已大不如从前了,原为了大佛的建造不至于因为费用而半途而废,老衲每年都要出外去募集善款,现在身体不行了,今年就没有再出去了。老衲平素的喜好就是写字,书法还略通一些。”

王朝歌自进来后就没有说话,一直端详着圆通法师,对这位传奇高僧,他充满了敬意。

因为,他知道在“乐山大佛”的建造过程中充满了艰辛,期间还有战乱的影响,过程曲折,历经九十余载才建成。

圆通法师在此间的功绩是莫大的,也正因为他的执着追求,才为后人留下来这个巨大的建筑和艺术财富。

听到圆通说道自己身体差了,李白不禁有些伤感,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他真心的希望圆通法师身体能够康健。

他想起自己之前游历时曾得到一个调理身体的中药方子,就从随身的“天蚕罗汉布袋”中拿了出来,起身来到禅堂的案几前,在一张空纸上提笔抄下来方子,然后拿到圆通法师面前,恭敬的说道:“大师,这是晚辈之前得到的一个调理身体的方子,是为家父讨要的,是一位当地有名的老中医的秘方,晚辈现抄录了一份给您,请您安排人依方抓药,熬制服用,应能对您的身体保健有所帮助的。您的身体健康很重要,大佛的建造是离不开您的。”

圆通法师接过李白抄写的中药方子,将它叠好收到怀里,双手合十说道:“老衲谢过施主了,一定好好的保重身体,为了大佛也要多活几年。”

大家亲切的交流座谈着,每个人都对圆通法师充满了敬爱之情。

中午时分,圆通法师一定要留大家吃斋饭,众人推辞不过,只得跟随大师一起来到后面的斋堂用餐。

“凌云寺”的斋饭所用的食材都是寺内僧众自己种植的,新鲜的食材配以清爽的烹制方法,这斋饭真是美味极了。

不知不觉中,王朝歌和杜甫都是吃了两大碗饭,连素来饭量不大的李白都是吃了个饱饱的。

临分别之际,圆通法师执意要徒弟采摘了些新鲜的时令蔬菜给易宏他们带回去食用,易宏、李白道谢后,心怀着对圆通法师的敬仰心情走出“凌云寺”。

在回乐山城的路上,易宏决定向“凌云寺”捐献功德钱五百两,命彭义找谢舵主去商议,尽快办理妥当。

李白对易宏此举非常支持,也说道:“我将写副字赠与圆通法师,一是对今日的聚会进行纪念,二是对圆通法师的奉献精神进行颂扬。”

久未说话的王朝歌说道:“师父,您写哪一首诗作呢?”

李白知道王朝歌的见识非同寻常,好像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就故意靠他道:“朝歌,你给为师选一下吧!”

王朝歌想了想,说道:“师父,我看您就将那首《有所思》写下来赠与圆通大师吧。”

杜甫在马上拽拽王朝歌的衣袖,问道:“王哥,你说的这首《有所思》,我怎么没读过啊?能吟诵一遍吗?”

王朝歌说道:“师父,如您没有意见,我就当众吟诵啦?”

李白刚才听王朝歌提到这首旧作《有所思》之后,就在心中过了一遍,感觉还是挺符合时下情形和心情的,现在听王朝歌问自己,就说道:“朝歌,你说的这首诗作可以的,我就写下来赠与圆通法师了。子美不知道此诗,你就当众吟诵一遍吧。”

王朝歌调整了一下情绪,吟诵道:“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壶。长鲸喷涌不可涉,抚心茫茫泪如珠。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一幅仙境如画般呈现在众人眼前,易宏低声复诵着,不觉心驰神往。

杜甫历来是推崇李白的诗作的,今从王朝歌口中得闻一首自己所不知晓的李白诗作,又是依旧的天马行空似的飘逸潇洒,实令杜甫敬服无比。

易宏不禁赞叹道:“每读或是听闻李兄的诗作,都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让人神往之,心向之啊!”

王朝歌心中想,这易叔叔若不在江湖,那也是一个文豪啊!真是一个人才,否则短短数年,会将“白虎帮”经营的如此有起色。

几个人边说边聊着,很快就回到了乐山城中“白虎帮”的分舵驻地。

因为才刚过正午,时间还早,大家决定先各自休息一下,下午时再聚到一起。于是,王朝歌让杜甫先回房间休息,自己则来到隔壁李白的房间,陪师父说会儿话,聊会儿天。

因为,王朝歌知道李白肯定有事情要问自己,等到李白开口相问,不如自己过来,反倒显得主动些。

说实话,事先未跟李白商量,也不知他的心意如何,自己就自作主张的越俎代庖,王朝歌也拿不准李白会否因为今日自己贸然说出他的诗作,而生气自己。但他估计,李白心中肯定会有些不舒服吧!这个事情因自己而起,心结还是要自己来解开。

看到王朝歌到自己房间来,李白很高兴,给他倒了杯水,然后自己也喝着水,问王朝歌道:“朝歌,不去午睡一下,找为师有何事啊?”

王朝歌看着李白,从他的脸上没看出有生气的样子,就说道:“师父,刚才在回来的路上,我未经您的允许,就冒失的提议一首的您的诗作作为圆通法师的赠礼,怕是有些失礼。现特地过来,向师父请罪。”

李白看着王朝歌,爱怜的说道:“朝歌,为师怎会因此生你的气呢?我们名为师徒,实为家人,我视你为弟弟,或是更严格的来说是知己。你的做法从来不会害我,我同样也是,咱们彼此是非常理解的。在我面前,你可以直言不讳的,没有什么可去计较的。”

王朝歌至此才放下心来,同时也觉得自己有些神经过敏了,就说道:“师父,朝歌多想了。您现在有时间吗?”

李白笑道:“肯定要问有关'凌云剑法'的事了吧?”

王朝歌挠挠头说道:“师父就是厉害,一眼就看出来了,朝歌正好有问题相问呢!”

李白说道:“这是本门的头等要事,本定于今晚开始传授心法口诀,现正好多出半日功夫,时间很充沛,足够我们师徒潜心练功了。朝歌,你可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