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章 拜个太监做干爹

“在灞桥,母妃庄子里,听说潼关陷落,正打算让人给送西边去!”李渲解释。

李潼也不啰嗦,跟昭王妃和李渲说明自己来意,等着二人做出决断。

“这意思你打算效藩镇,自立门户?”李渲迟疑地问道。

“差不多吧,现在长安是守不住了,咱们兄弟既然身为宗室,那就该拉起人马打天下,即便将来这长安换了主人,咱们兄弟也能把大唐的国号给改回来!”李潼点点头。

毕竟是属于造反的一类,李渲转头想询问母亲,却不料被扇了一巴掌。

“汝父兄如何亡故的,难道你忘了?还想缩在这骊山,等着掖庭来取你性命吗?”这是老王妃的原话。

“传令下去,收拾府中金银细软,粮草厚衣,准备远行!”李渲被打醒了。

“还有津哥儿的妻小!”李潼补充一句。

骊山行宫自成为百孙院以来,还从未如此大规模搬迁过。

李渲怕粮食不够吃,甚至将山中皇族的马车都抢来大半拉运,眼看天色将明,这才打算离开。

门口的老树下却多了个黑影。

“呵呵当年的小娃娃可算是长大喽,知道这天下得来不易,准备去自个打。”老核桃韩千首笑得很渗人。

李潼汗毛立马就竖起来,虽说身边人不少,可要是这老家伙真想杀自己,那估计没人挡得住,武户升都不行。

昭王妃挑开车帘,朝韩千首行了个礼,一脸欣慰地说:“有劳您老今夜帮着遮掩,如此一别,今生恐再无相见之日,这俩孩子也算皇家血脉,得您活命之情,给您做义子倒也不亏欠,还望您能收下!”

义子?李渲和李潼认为自己听错了,当今天下,除却小皇帝,哪个宗室愿管太监叫爹,哪怕是干爹也不成。

韩千首仔细瞧瞧李潼哥俩,似乎有些犹豫,很快又释然道:“也罢,韩家自我便会绝后,倘若他俩将来的次子愿姓韩,那老夫便收下他俩为义子。”

李潼刚想反对,却被老王妃厉声喝令:“还不跪下拜见你等义父!”

老太太在这个世界对自己如同亲娘,李潼可不想让她发火,于是拉着李渲一同朝老核桃跪下,叩拜三次后,齐声高喊“义父”。

老核桃站在二人面前受了三拜,这才转头对老王妃说:“韩家有后,韩家有后。我这把老骨头居然还能等到韩家有后的那天!”

“恭喜韩公血脉不绝,香火延绵!”老王妃笑眯眯地朝韩千首行礼。

“老夫今日高兴,窝在这骊山太久,也没甚好玩意,这两枚石子就赠予二位义子,倘若日后还能相见,就当做信物吧!”韩千首变戏法似的弄出两个石头,三扁不如一圆形同揉烂的面团,李潼接在手里就想扔掉,又怕被老王妃责罚,只能揣在袖管里。

“时候不早了,启程吧,盐贼的大军估计这两日就该到长安,李潼,李渲,记住,尔等皆为宗室血脉,万不可行背弃大唐之举!”韩千首站在路旁轻声嘱咐,随即隐没在黑暗中。

下山后,官道上到处是逃难的百姓,一行人就夹杂在人流中往西走。

“前边二十里便要进山,能扔的都扔掉,马车是乘不了,委屈姨母跟着步行!”李潼护送李渲走了十余里。

“没事,我见护卫母妃那人眼熟,好像是李津府上旧部。难怪对他俩儿子那么上心,连胸甲都脱下来给套上!”李渲知道李潼的目的,也不多问,自己跟着护卫前行。

分出一部分人手跟随李渲后,李潼身边只剩下三十余人,武户升觉着没保障,很想再留下一部分。

“没必要,潼关已破,朝堂自顾不暇,哪有功夫管咱们。三十人足够了,我府上没多少人,换着乘马指不定明日便能赶上横山王他们。”李潼策马朝灞桥慢跑。

的确是慢跑,不是李潼不着急,而是他压根不会骑马。坐在马背上双手紧紧抱住马脖子,还要靠武户升牵着缰绳才能前行。

越往灞桥,路上碰到的溃兵越多,有的为了逃命,连路上有百姓都不顾,直接纵马踩过去,哭喊声已经覆盖整条官道。

“杀千刀的怂货,打不过盐贼就拿百姓出气,耶耶要不是忙着赶路,非杀他全家不可!”武户升吹胡子瞪眼地朝溃兵咒骂。

“杀谁全家?耶耶吃你顿馍馍那是看得起你,少他娘在那咋呼。你当长安还保得住么?估摸陛下都逃蜀中去了,别说皇族,就算宰相也自顾不暇。”

灞桥,昭王妃的庄子内。

田大可被一群溃兵踩在脚下,周婆子则抱着众丫鬟将王婉围在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