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季第6章:难道我真看错了你

资政殿内灯火通明,奴仆们早已起了火炉,殿里一片暖洋洋。左相巫马简、太尉乐阳子、廷尉魏公豹、御史大夫时不楚等数名受召官员,已经在殿内等候了。待两位夫人在殿内王座右侧站定,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被报了上来。巡夜使报勘查确认走火点三十二处,烧毁民房无数;善捕营报有百姓见不知准数的蒙面黑衣人,都手绑白布条,四处纵火;清城狱报牢狱被撞开,无数罪大恶极之人逃出,助纣为虐,杀人放火;又报无数宵小无赖趁火打劫,劫财毁屋;又报未央令、光禄大夫、礼官大夫、大司农丞、少府丞等等因为查看火情,或在府邸,或在路上被害身亡……

巫马简清了清嗓音,宽慰道,“两位夫人不必担心。按照常理,人越少,越容易虚张声势以壮声威。眼下的情况类似。贼子们到处放火,力求给人一种人多势众的虚像,反而证明他们人少心虚。”说到这里,话锋一转,“再说如今王城内,骠骑卫、善捕营、城门卫、巡夜使、府兵、家将不下三万人,那几百贼子,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姜戎听巫马简这么一分析,似乎也觉得有道理。但是魏公豹却表示不同意,反驳,“左相所言,只是一种推测。就依照左相所言,城内兵马不下三万人,其中骠骑卫已占六千,大王出征,带走两千,现在守卫宫城已经很勉强了;城门卫职责只在守卫城门,不敢擅离;巡夜使只是负责缉盗,武力欠佳;府兵家将只扫门前雪;至于其他的衙吏等等,对付普通百姓尚能狐假虎威,要对付贼子悍匪,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左相所言的不下三万人,真真能用的怕只有善捕营的八百骁兵。可偌大一个王城,四处混乱,用八百人去弹压,这无异于大河之中撒一把盐,何来之盐味?”

乐阳子对魏公豹的说辞,深表同意,捋了捋胡子,附和说到,“魏大人所言甚是。贼子在暗处,我们在明处。贼子四处放火,我们就得四处分兵,犹如百里大堤堵漏,难免力不从心啊。混乱之下,那些市井无赖豪强惯匪,也会兴风作浪、公报私仇、顺手牵羊……所以臣以为,应该调城外戍城卫进城弹压……”

但还未等到乐阳子把话说完,就被巫马简挥袖打断了,“两位大人所言过矣。贼子们劫了牢狱、开了粮仓、杀了官吏,正是要制造出更大的混乱,才能浑水摸鱼。如果调集城外戍城卫进城,虽可以壮声威;但大军进城,人心震动,稍有不慎,就会谣言四起,反而不美;大军围剿之下,贼子逃无可逃,困兽犹斗,又会伤及更多无辜;而宵小无赖之辈,为了毁灭罪证,也会更下杀手。大军不进城,则谣言无法出,民心稍安;我们百里大堤补漏,一坊一巷,逐一搜堵;同时晓谕百姓,只是少数贼子作乱,无惧担忧,以安人心;重赏缉拿主犯,从犯从宽处理,以求通防同控;疏堵同行,必定可以平定。”

姜戎听了半晌,巫马简一方不主张戍城卫进城,而魏公豹一派却主张从速调集戍城卫进城,两方互相辩驳,似乎都有道理。两方争执了一阵,忽然都不说话了,只是看着自己,明显是等着自己裁决。姜戎望了一眼姬商,正好对上姬商望自己的目光。姜戎从姬商的目光中似乎看到了与自己相同的疑惑。如果巫马简不主张戍城卫进城,那么巫马宜出城的目的何在?难道不是为戍城卫而去,而是另有目的?那究竟是什么样的目的,值得巫马宜假借王命旗出城?姜戎望着巫马简,似乎想从巫马简身上找出答案。但是巫马简一脸平静,不见任何异样。姜戎心里狐疑,难道自己怀疑错了?

探子忽然报来说贼人用石漆做引,烧了大片公子府邸。公子长影被箭簇所伤,公子长风为火势燎伤……听到爱子受伤,姬商差点摔倒,抬脚欲走,又想起姜戎还在,只得硬生生收回脚,不安地站着。

望着站立不安的姬商,姜戎下定了决心,“骠骑卫卫将军听令。”

正在殿外值守的卫献听到姜戎吩咐,三步并作两步进殿,一身戎甲在烛光下泛着冷冷的寒光。姜戎命侍女小罔取出虎符,又亲自检视了一遍,确认无误之后,才又放回锦盒中,命人递给卫献,“卫将军,第一、即刻点一队骠骑卫,前往戍城卫,命戍城卫将军郑周火速点戍城卫进城以稳治安。第二、点起一队骠骑卫,护送渔阳夫人前往长影公子府邸,务必确保夫人安全。”卫献领命接过虎符,自下去安排。

姜戎目送他离去,又传令内侍万安,传令城门卫,守护好各城门,以待戍城卫进城。又命巫马简统筹各级官吏,上至三公九卿,下至乡老里正,务必勠力同心,协同戡乱。姬商见她一一安排妥当,内心安慰,又记挂爱子伤势,告辞而去。路过巫马简身边时,隐约觉得他嘴角似乎浮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姜戎似乎也缓了口气,“还望各位大人同心。本夫人将在凤凰台祈祷,以求早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