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0章 飞梭

只见这些年轻女孩们纷纷迎上前来,招呼着:

见过驸马爷,见过小王爷和小郡主!臣妾给小王爷问安。

小王爷越发俊朗,咱们可以等上十年,待小王爷长大。

求驸马爷拣选一番,咱们姊妹哪个能入驸马爷和公主殿下的法眼,让小王爷纳了臣妾。

小郡主做的飞梭咱们试了,效果好得很,小郡主真不愧是驸马爷和殿下的女儿,这般聪慧,日后更了不得

薛绍应付着众女子的招呼,他策马带着女儿和儿子进了那片建筑。

这里是新安西城的纺织厂,也是眼下新安西城生产力最集中的地方。

这些年轻女孩都是纺织厂的员工,在筹建新安西城时,薛绍在招募开拓者时有意增加女性的数量,让女性和男性达到1:1的人数平衡。

男女数量平衡这是很重要的,这也是薛绍在开拓新大陆的过程中得到的一个重要教训,均衡的男女数量对于一个开拓地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而且在这个时代惯常的理解中,开拓新土地当然要聚集男丁,男丁才有气力开拓,但是薛绍知道新安西城女性甚至比男性重要,因为有纺织产业。

纺织产业是新安西城最重要的产业,所以年轻有活力的女孩是新安西城最重要的劳动力。

眼下纺织厂聚集了一千多名女工,这些女工已经经过初步的纺织培训,她们能熟练地操作纺纱机和织布机,尤其是新发明的八锭纺纱机她们也操作得颇为熟练。

薛绍带着薛涵和薛谦走进纺织厂,走进空阔的厂房,就听见密集的咔嚓咔嚓作响的机杼声。

第一个厂房是纺纱厂房,经过这两个月的建设,纺纱厂房已经修建完善,里面齐整地摆放着两百多台八锭纺纱机,女工们也齐齐整整地排布在八锭纺纱机前,熟练地工作着。

每日的纺纱工作依然是三班倒,眼下到了傍晚时分,夜班的女工替代日班的女工上岗,只见棉花一捆一捆地被送入八锭纺纱机中,棉纱源源不断地从八锭纺纱机中吐丝出来,八锭纺纱机后面的收纱女工将棉纱收拢,拢成捆状,然后被送到织布厂房去。

眼下新安西城的棉花种植已经进入第二季,第二季已经陆续有收成,而第二季棉花的种植规模扩展到了两万亩。

经过第一季的种植,新安西都护府已经挑选出一个最适宜伊犁河谷种植的棉花品种,第二季的种植全部用的是最高产的品种。

而且新安西城开拓者们对第二季的种植比第一季要更加专业得多,在土壤的选择、灌溉和施肥的技术上都有很大的进步,这让棉花的长势比第一季好得多。

第二季的棉花陆陆续续开始收成,所以棉花如潮水一般被送进纺纱厂房来。

两百多台八锭纺纱机昼夜不停地工作,这才消化得掉新产出的大量棉花。

眼下两百多台纺纱机一班工作需要五百名女工,三班轮换就需要一千五百名女工,幸得八锭纺纱机的发明,眼下新安西都护府才能应付这么大的棉纱产量,如果没有八锭纺纱机,新安西都护府至少需要一万名女工才能满足棉纱的生产。

棉花纺成的棉纱又如同潮水一般涌向纺纱厂后头的织布厂。

薛绍带着薛涵和薛谦在纺纱厂内看了一圈,他带着女儿和儿子走出纺纱厂,来到织布厂。

织布厂的面积和规模比纺纱厂还更大一些,里面排布着五百台织布机,同样是女工三班倒地工作,她们将纺纱厂送来的棉纱送入织布机,随着她们的工作,棉纱被织成成品的棉布。

薛绍带着薛涵和薛谦来到织布厂的最深处,只见里头是一片办公区域,一批女官在这里工作,她们负责纺纱厂和织布厂的管理工作。

众女官看见薛绍带着女儿和儿子过来,她们纷纷站起来,行礼唤道:见过驸马爷,见过小王爷、小郡主。

薛绍压压手,笑道:殿下呢?

一名女官忙迎上前来,回答道:禀驸马爷,公主殿下在那边试飞梭呢。

女官指着织布厂的正中方位,那里是织布机排布最密集的地方。

薛绍来到那里,只见女工们围成一圈,围着中间的一台织布机,只见李令月坐在织布机上,正操作着织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