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和王方翼听着薛绍所说,他们都思量了好一阵。
狄仁杰:如若噶尔钦陵当真同意与我们结盟,里应外合配合我们攻击逻些城,那么我们应当是有把握攻陷逻些城的。王将军,你觉得呢?
王方翼仍然是十分犹疑,他说道:噶尔钦陵是吐蕃大论,数次在西线击败唐军,策反他究竟有几成把握?
薛绍果断道:策反之事,我来负责,我保证能够成功。狄相,你立马着手,从今日抓拿的那伙闹事的吐蕃人开始,挑选出一名信得过的吐蕃商人,让他带信给噶尔钦陵,与噶尔钦陵说明里应外合结盟之事,然后我们等待噶尔钦陵的来信。王将军,你一方面着手扩军,另一方面,秘密挑选出四千精锐,整编成远征军,准备从西线远征逻些城。
狄仁杰:臣明白!
王方翼虽然心中仍是满怀疑虑,他还是不相信噶尔钦陵会同意与大唐结盟,行背叛吐蕃之事,但是即是驸马爷如此坚定,他也不好再行反对。
王方翼:末将立即加紧扩军,同时组建远征军!
薛绍:这些事情都必须以最严格的标准保密。速速去办吧。
狄仁杰退出大都护府,他立即前去安西城的大牢,见到被关押在这里的吐蕃商人,他以审讯之名,从这伙商人口中了解了吐蕃商团的情况,当夜就挑选出一位吐蕃大商客,这个商客常年在青海与大唐贸易,近来嗅见安西城的商机,就赶往安西城来。
这个吐蕃大商客在长安置有家眷,在吐蕃王朝内部也有扎实的人脉关系,是个合适的人选。
狄仁杰面见这位吐蕃大商客,和他说明了意思。
这位吐蕃大商客第一反应自是极力推脱,他知道这事风险极大,涉及大唐和吐蕃两国最终极的战争,稍有差池,他和他的家族都将粉身碎骨。
狄仁杰许诺给他优厚的条件,比如事成之后,准许他在安西城获取固定额度的棉产品供给,并保证他能够在大唐长安的朝廷内部获得一个荣誉职位,让他的家眷能够全部移居长安等等。
最后狄仁杰提出的条件是,如果配合,这个大商客在长安的家眷将得到优厚的待遇,不然,这些家眷将被遣返吐蕃。
这位吐蕃大商客迫于狄仁杰的压力,不得不答应了这个任务。
对于他的商人天性来说,这个事情虽然极为危险,但也是一场赌博,如果赌输了,他和他的家族可能万劫不复,但如果赌赢了,他们将得到世世代代的荣华富贵。
第二天,狄仁杰就修好递交吐蕃大论噶尔钦陵的密信,将密信交给薛绍审定。
薛绍审定了密信,狄仁杰将密信交给那位吐蕃大商客,吐蕃大商客如期带着他的商旅离开安西城,返回吐蕃,他将在半个月后路过噶尔家的庄园,他将进入庄园拜访噶尔钦陵,将密信交给噶尔钦陵,并代表大唐争取噶尔钦陵的支持。
吐蕃大商客启程之前,狄仁杰又挑选出一个随行者,他选定了姚崇,委派姚崇进入该吐蕃大商客的队伍,伪装成吐蕃人,跟随商队进入吐蕃境内,前去面见噶尔钦陵,并执行策反工作。
在联络策反噶尔钦陵的同时,王方翼的征兵扩军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他从新进入安西城的移民中大量挑选新兵。
新移民清一色是良家子,部分携带亲眷,所以青壮年的好男儿多的是,有半数新移民能够符合征兵的要求。
王方翼征集了一万新兵,如火如荼地开展新兵的训练和整编。
同时,他从老兵中挑选出四千精锐,整编成远征军。
这四千精锐的征调和整编、训练工作都是绝对保密的,这些老兵大都在安西城没有亲眷,自从被编入远征军开始,他们就被封闭起来,只进行训练任务,不得与外界联络。
这四千老兵都是安西军的精华,其中半数是薛绍从广0州都督府带过来的精锐,另外半数有的是河西走廊的老兵,有的是安西都护府的老兵,都是作战经验极为丰富,纪律性极强的职业军人。
这四千老兵开始执行远征训练,他们每人配备两匹良种马,整支远征军配备五百辆四轮车,每日的规定目标是行进五百里。
一个月后,安西城的商贸继续爆炸性地增长着。
来到安西城的胡商数量已经达到十五万之众,同时这个月开始有大批唐人商旅出玉门关,远途跋涉进入伊犁河谷,来到安西城。
这是因为大唐朝廷这数个月来从敦煌海关收取了海量的赋税,这赋税之丰厚,大概能使大唐今年的税赋提升50%,所以大唐朝廷吃到了进出口贸易的好处,开始更加重视进出口贸易。
大唐重视进出口贸易,就响应大唐商人的诉求,放宽了大唐商人出西域营商的口子。
在此前,大唐出于与吐蕃战争对抗的客观情况,一直收紧着大唐商人西出西域的口子,因为太多唐人商客出西域,难免会带来一些不可控的混乱,比如唐人商客会将大唐内部的机密带出去给吐蕃人、大食人、突厥人知晓,还有唐人商客会将一些禁运的物资带出西域,包括进行人口买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