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能够出玉门关的大唐商人其实不多,大部分的唐人商客只能来到敦煌,在敦煌这里与进入玉门关的胡商贸易。
眼下大唐朝廷一方面考虑到安西都护府重夺了对西域的控制权,加上陆上丝绸之路的贸易随着安西都护府的棉花产业等生意的兴起而越发繁荣,大唐朝廷出于收取更多赋税的根本目的,就放宽了大唐商人进入西域的口子。
所以一时间大批的唐人商旅涌到安西城。
唐人商旅的到来使得安西城的唐人人口数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与胡商的数量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
在唐人商旅大批涌入的浪潮之中,一支吐蕃商队低调地进入安西城。
这支吐蕃商队一进入安西城,一个吐蕃装扮的商人就立即来到安西都护府的政事部。
狄仁杰正在批阅政务,手下文官匆匆来报,说道:狄相,姚崇回来了。
狄仁杰立即放下笔,说道:速速召见。
姚崇穿着吐蕃人的衣装,匆匆来到狄仁杰面前。
狄仁杰看着姚崇平安归来,他露出欣喜的笑容,问道:可顺利否?
姚崇从怀里抽出一张信笺,双手呈上,递给狄仁杰,说道:噶尔钦陵同意安西都护府的计策,并修书给狄相,以示诚意。
狄仁杰打开信笺一看,只见上面是噶尔钦陵的亲笔信,许诺愿与安西都护府合作,助安西军攻陷逻些城。
狄仁杰思量片刻,召来手下,说道:请王将军和王副将前来议事。
王方翼和王海宾匆匆赶来了。
狄仁杰将噶尔钦陵的回信给他们看。
王海宾思量着,说道:噶尔钦陵虽说做出许诺,但是其中会否有诈?
狄仁杰:本相正是疑虑这个问题,噶尔钦陵会否行将计就计之事?
王方翼思量许久,说道:噶尔钦陵的兵力主要驻扎在青0海,在逻些城的兵力十分有限。我们要他配合做的,只是在我军攻城之际,打开逻些城城门接应我军,如若他有诈,我军见城门不开,及时撤走就是,在我军突袭之下,吐蕃人无法发动重兵追击我们。
狄仁杰:王将军的意思是,值得一试?
王方翼:正是。噶尔钦陵即是这般保证了,值得我们冒一次险,如若噶尔钦陵当真配合我们,我们攻下逻些城,那就瓦解了吐蕃王朝,这是不世之功。如果噶尔钦陵是诈我们,我们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及时撤走,避免大的折损。
狄仁杰思量良久,果断道:驸马爷必定也是这个意思,那咱们就干吧,突袭逻些城!
当夜,狄仁杰向薛绍报告了突袭逻些城的计策,薛绍当即许可了。
突袭逻些城的计划立即执行,王方翼亲自担任这次军事行动的主帅,安西城的军事事务交由王海宾负责。
王方翼关注着这几日的天气,他预计后面五日西域的天气将比较理想,他当即立断,立即出征。
第二日,已经整编完毕的安西军远征军做出征前的筹备,第三日,王方翼率领远征军即行出发。
在半夜,远征军如鬼魅般从安西城北岸的军营启程,往伊犁河谷的西边而去,在当天天色亮起的时候,远征军已经来到伊犁河谷的上游,从上游出伊犁河谷,绕过天山西线直趋于阗而去。
王方翼早年常年在西域征战,对西域的地形环境十分熟悉,他率领远征军一路疾行。
这次远征行军是最大考验,在西域的恶劣环境中奔袭三千里,是个极为艰难的任务。
王方翼已经事前规划好远征途中的路线,路线沿途有水草的绿地、能够补给村落他都了如指掌。
王方翼心中有一套完整的行军计划,每一日抵达什么地方他都了然于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