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3章 占领布达拉宫

器弩悉弄看了看文书的内容,这完全是国书的样式,他如果签下字,画下印,这王朝的国书就发出去了。

按照这国书的内容,这次动乱的造反者是噶尔家,唐军是应吐蕃赞普的请求进入逻些城肃清噶尔家的叛军,而且赞普还要求唐军继续剿灭噶尔家,让吐蕃各方势力听从唐军的号令。

这文书签下去,将给唐军的入侵以名正言顺的理由,赞普已经表态支持唐军的行动,并且令吐蕃王朝各方听唐军的号令,那么逻些城的吐蕃各大族就将失去抵抗唐军的理由。

虽然吐蕃各大族都很容易看出这文书的内容是不合实际的,但是奈何这文书确系王朝国书的样式,法理上是成立的,他们的赞普的表态将在法理上陷他们于不仁不义,如果他们继续勤王,他们反倒成了反贼。

而且这文书会让逻些城各大家族明白,他们的赞普已经投降屈服,这将大大挫伤他们抵抗的意志。

器弩悉弄知道这般颠倒事实,自毁长城的国书是绝不能签的,但是他说不出反抗的话语,只能低着头颤栗着。

只听得刷的两声锐响,器弩悉弄左右的唐军亲卫拔出长刀,一左一右横在器弩悉弄的脖颈上。

器弩悉弄感受到刀锋的冰凉触感,他越发颤栗着。

王方翼盯着器弩悉弄,他走前一步,闪电般拔刀,在器弩悉弄的头颅上方一挥,只见一道寒光闪过,器弩悉弄惨叫失声,颤栗着摸着自己的头,他头上的发髻被削断,只差分毫就削到头皮。

王方翼冷声道:大人若不配合,莫怪我等无礼。

器弩悉弄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此前他最为恐惧的人是噶尔钦陵,但此时他发现他对噶尔钦陵的恐惧是那么的浅薄可笑,眼前这些人是魔鬼,简直就是从地狱轮回而来索他性命的。

王方翼留意着器弩悉弄的状态,他转而说道:签下这个字印,我等保证,你仍然是赞普大人,你的地位不会动摇分毫,这布达拉宫,仍然是你的布达拉宫,下面的人马仍然是你的臣民,你的王朝依然会延续。但如若不签下这个字印,我们什么也保证不了,最起码你的性命我们也保证不了!

王方翼这是软硬兼施,器弩悉弄心智动摇之下逐渐失去抵抗的意志,他颤抖着拿起笔,在国书上签下名,又亲手盖上印章。

王方翼拿起国书看看,他将那国书交给副将,说道:带上两个传令的,前去宣赞普大人的旨意。

副将立马带着国书飞奔而去。

王方翼接着下令道:将这吐蕃皇帝收押,吃喝给足,严加看管。另外,立马修书给驸马爷,看时机立即发出。

部将遵照王方翼的命令,将器弩悉弄关押起来,然后将这里的状况修成送交安西都护府的文书。

布达拉宫下方的交战仍然激烈。

但是这座宫殿的防守方已经变成安西军,安西军已经肃清这座宫殿里面的吐蕃守军,转变成守城方。

城外是五万之众的吐蕃人,整个逻些城的吐蕃人都被动员起来了,他们发现一夕之间国都失守,唐人的军队入侵了国都,他们惊慌之下当然全力保卫自己的国都,但是这些吐蕃大军是临时拉起来的,没有大将的统一指挥,而且没有攻城的器械,面对唐军占领了布达拉宫,这吐蕃大军一时没有办法。

王方翼的副将拿着国书,押着一个吐蕃大臣,来到布达拉宫的正门,这里是吐蕃人攻势最猛烈的地方。

这个吐蕃大臣是一支大族的领袖,今日正好在布达拉宫内处理政务,被安西军逮住了。

副将将这个吐蕃大臣推上城墙,将国书交给他,用刀抵着他的后腰,前方两名安西军隔着两米远,但是他们握着长矛,一击就能刺穿他。

副将对那吐蕃大臣喝道:照着你们赞普的国书念!

这个吐蕃大臣年岁已长,他不像器弩悉弄那么慌乱,他看着局势,他看得明白这支唐军的手段,在他的立场,他如果不照办的话,一定是会丢掉性命的。

那他有什么理由不照办呢?这个王朝是赞普的王朝,或者说是噶尔家的王朝,赞普都屈服了,他坚持不屈有作用吗?

而且这个国书本来就是赞普签字画印并同意发出的,责任并不在他。

这个吐蕃大臣站上混乱的城墙,面对下方汹涌的吐蕃人。

众吐蕃人面对着唐军白磷弹的阻截,他们对于这城墙一筹莫展,攻势本来也不甚激烈,只是以围城的阵势为主。

此时看见吐蕃大臣站上城墙,众吐蕃人纷纷暂缓下攻势,看着那吐蕃大臣,毕竟吐蕃人也想知道布达拉宫里头究竟是怎么样了。

吐蕃大臣张开国书,用吐蕃语照着国书念起来。

念完第一遍,王方翼喝道:再念!大声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