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绍:那就着手筹办贸易事宜,速速去办吧。
姚崇和宋璟齐声答道:得令!
姚崇和宋璟立即着手下去操办。
当天午后,逻些城的安西军密集地行动起来,他们在布达拉宫的南边开辟出一片广阔的空地,开始建立仓库和集市。
从伊犁河谷赶来的两千名将士风尘仆仆地将大量的物资运抵逻些城,王方翼亲自率军出城接应,然后将物资运入逻些城内,运到布达拉宫南部的仓储地储放起来。
随着大量的物资运入,逻些城内开始震动起来,吐蕃人骚动着,纷纷探问唐人运来的是什么物事。
当天晚上唐军没有露出风声,在唐军的严密管控之下,逻些城的吐蕃人也安分,没有做出什么异常的举动。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只听得布达拉宫的安西军吹响号角,这号角嘹亮,是对逻些城的吐蕃人进行召集之意。
随即,驻扎逻些城的安西军官兵行动起来,发动城内各吐蕃贵族前往布达拉宫南边的集市。
大量贵族的头领来到集市上,他们看见集市上摆满了小山一般的货物,只见那是雪白的白叠布,还有大量的粮食,还有那种被唐人称为茶的干树叶。
吐蕃人首先是被白叠布吸引,对于吐蕃人来说,白叠布是贵重的布料,一般的吐蕃人民时用不上这种价钱昂贵的布料的。
吐蕃人随即发现,唐军贩卖的白叠布的价钱非常低,折算下来,只要80文唐钱就能买一匹白叠布,这简直比西域售卖的价钱低了九成。
逻些城内的吐蕃贵族顿时震动,他们纷纷拿出钱财,全力抢购白叠布。
然后,吐蕃贵族又发现唐人售卖的粮食价钱也是极低,吐蕃人的食物只要是青稞,按照吐蕃人向来的认知,青稞的价钱非常低廉,这世上很难找到像青稞这样能够饱腹,又价钱低廉的食物了。
但是谁知唐人运来的这种被称为番薯、土豆的食物,价钱居然比青稞还要低,而且这种食物十分饱肚子,吃起来味道颇佳,而且牛马都可以吃。
逻些城内的吐蕃人又是震动了,他们拿出钱财来,数目不大的钱财交给唐人,就可以获得一牛车的番薯和土豆。
薛绍站在布达拉宫的城墙上,他拿着一个小碗,小碗里面飘着一撮茶叶,他抿着茶叶,看着下面集市热闹繁盛的场面。
宋璟上前来禀报,说道:大都护,商贸之事办得颇为顺利,吐蕃人都抢着买棉布和粮食只是吐蕃人不怎么购买茶叶,听见茶叶售价二十文钱一斤,比番薯和土豆还要贵得多,吐蕃人看着不愿意买,这茶叶的销路是个问题
薛绍听着宋璟的禀报,他微笑着,抿了一口小碗里的茶水,这个时代的茶叶当然没有他前世现代社会的茶叶好喝。
前世现代社会的茶叶已经形成高度的工业化,茶叶以不同的工艺精制出不同的口味,有深度烘焙的,有浅烘焙的,有绿茶,有红茶,有乌龙茶,有普洱茶
这个时代的茶叶采用的工艺是最简单的工艺,就是晾晒烘焙而已,制出来的茶叶口味浓烈,有点像粗制的绿茶,喝起来颇有些苦涩,还有些青草味道,不是太好入口,而且茶叶消食、提神等效果非常强烈。
薛绍觉得这样的粗制茶叶不太好喝,但是又怎么能定义好喝不好喝呢?反正都是茶,喝着舒坦就行了,那青草的香气喝惯了,也别有一番滋味。
而且说这茶叶的劲儿很足,这是再好不过了,就是要这劲儿,让吐蕃人喝中原那种碧螺春、铁观音,他们才不稀罕呢,对于他们的刚需来说,茶叶越消食,越提神就是越好的,那些精制的茶叶反而不符合他们的需求。
薛绍问道:但茶叶总有人买吧?
宋璟说道:买还是有人买的,那些吐蕃人看着我们的棉布和粮食便宜,觉得茶叶应该也是好东西,就买了一点去。而且听见他们念叨着,这是文成公主带来的东西,值得一试
薛绍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买了就好,日后安西城运来的商货,茶叶得占大宗,体量得比棉布还要大。
宋璟一脸纠结,说道:大都护,可可这不切实际啊。
薛绍笑道:这是最切合实际的,茶叶日后是吐蕃人的刚需,只是目前他们自己还没有发现这种饮料是他们的刚需而已。日后他们对茶叶的需求,恐怕比对棉布的需求还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