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从西汉开始就有张骞通西域的故事。
所以,陆上丝绸之路是西域最重要的资源,如果能将陆上丝绸之路经营起来,西域的核心价值将得到发挥。
乃至于,西域将达到前所未有的富庶。
换句话说,西域能够富庶到什么程度,这取决于安西都护府能够将陆上丝绸之路经营到什么程度。
首先,陆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兴盛,能够带来大量的人口,会有更多的大唐商旅西出玉门关,加入陆上丝绸之路的贸易。
其次,陆上丝绸之路会带来大量的物资和金钱。
这个时代正是中亚的阿拉伯帝国最强盛的时候。
此时的阿拉伯帝国被大唐成为大食。
阿拉伯帝国的立国时间比大唐稍早。
在世界历史上,阿拉伯帝国是与大唐帝国并称的第7、8世纪世界上的两大帝国。
在领土版图、人口规模、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上,阿拉伯帝国并不逊色于大唐。
甚至因为阿拉伯帝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中间,这个强大的帝国对于整片欧亚大陆的影响力甚至超过大唐。
比如在陆上丝绸之路所发挥的作用上,阿拉伯帝国的作用就大于大唐。
阿拉伯帝国在陆上丝绸之路的势力比大唐帝国更强。
陆上丝绸之路最著名的贸易民族是粟特人。
粟特人就在阿拉伯帝国的管控之下。
这个年代,大量的阿拉伯商人在陆上丝绸之路上来来往往。
他们从欧洲运送货物,经过长途跋涉,运到大唐西域,运入唐帝国。
他们又从唐帝国运出丝绸、绢帛、瓷器等商品,将这些商品运出玉门关,进入西域,再运入中亚,通过阿拉伯帝国广袤的领土,运到欧洲。
所以阿拉伯商人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角。
如果安西都护府将陆上丝绸之路经营得更加完善,就能看到有更多的中亚商人在西域往来,会有更多的来自中亚、欧洲的财富涌入西域,进入大唐。
也就是说,薛绍率领安西都护府将陆上丝绸之路经营得更好,就会给安西都护府带来更多的财富。
同时,随着陆上丝绸之路更加富庶繁荣,大唐的影响力也会更加扩张。
大唐的力量会随着商贸的力量进入西域,进入阿拉伯帝国,安西都护府将带领着大唐的商人侵入阿拉伯帝国,从阿拉伯帝国分享得更多的财富。
从更大的历史格局看,薛绍要推动大唐走向更加强盛,要推动安西都护府的发展,就避免不了抢夺阿拉伯帝国的资源,就免不了与阿拉伯帝国有一番碰撞。
所以,薛绍经略西域,经略陆上丝绸之路的同时,已经计划好进军阿拉伯帝国的势力范围。
这个进军阿拉伯帝国的计划的第一步,应该是推动大唐的西域贸易更加繁盛,推动大唐商人走向中亚。
所以要首先夯实西域陆上丝绸之路的商贸力量,推动更多的大唐商人来到西域,并结成势力更加强大的商帮。
一个月后。
宋璟每天都会送上新出产的番薯和土豆等农作物给薛绍。
农作物的产量在稳定增收。
随着第一季的农作物的完全成熟,预计从第二季开始,逻些城将可以在粮食上自给自足。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飞跃。
逻些城的粮食自给自足,薛绍觉得他可以推进下一步了。
薛绍召见姚崇、宋璟和韦新田。
姚崇和宋璟汇报了最新的人口进入吐蕃高原的情况,从大唐出玉门关,来到吐蕃高原的商旅数量还在增长。
薛绍:很好。韦新田,你觉得这些涌入吐蕃高原的商旅的成色如何?
韦新田如实答道:在此前进入吐蕃高原的商旅普遍是大唐的有志之士,怀着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心态而来,这些有志之士的成色更高,毕竟都是怀有理想之辈。而如今进入西域的后来者,大部分是觉得吐蕃高原有土地,有发财的门路,或者有可以获利的机会,他们都是怀着投机取财的心理而来,这些人的成色自然是不如之前来的人。
薛绍说道:但是敢于出玉门关,来到这里的,想必也不是平庸之徒。
韦新田说道:大都护说的是,敢于出玉门关,来到这里的,至少都是勇悍之辈,至少能好勇斗狠,不是怂包货色。
薛绍说道:很好。那我们就得给他们出路。
韦新田问道:大都护的意思是?
薛绍说道:这些人既然好投机,好勇斗狠,那就让他们去能发挥他们能耐的地方。我宣布一个政策,从即日开始,新进入吐蕃高原的商旅不必全部进行屯垦,他们可以选择进行营商,只是他们营商的收入所得必须上交部分给安西都护府作为赋税。当然,他们如果愿意进行屯垦,我们当然也十分欢迎,屯恳者,达到一定年限,并且上交足够的粮食作为赋税,他们可以获得相应的土地,也就是说,可以获得属于他们的田地。但是他们给这些新来的唐人一个新的选择,就是可以选择进行营商,只是需要配合安西都护府的行动进退,并且上交一定的赋税。
姚崇说道:回禀大都护,眼下屯垦工作已经推进到相当的程度,的确可以适当放宽管控,可以允许部分人马前去营商,毕竟这也有利于活跃西域的经济,推动西域的发展。
薛绍点头说道:正是这个目的,眼下陆上丝绸之路上面依然是粟特人和阿拉伯人最多?
宋璟说道:这是当然,粟特人和阿拉伯人仍然是占了丝绸之路上的商帮的绝大部分。虽说西域是我们的唐人的地盘,但是在西域营商的唐人数量反而少得很。这是主要是因为粟特人、阿拉伯人在西域的势力十分强大,这些商帮自从隋朝开始就已经盘踞在这里,经过多年的经营,他们的势力世代相传,强大得很,咱们唐人反而难以与他们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