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9章 大食商帮的求援

那个时候,大食商帮自然是不战而溃。

说到底,大食商帮一直维持的引以为豪的自由贸易的秩序,只是在大食商帮在这套秩序中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才有用。

一旦大食商帮的势力被其他敌对的势力盖过,那么这个自由贸易的秩序就像大食商帮给自己掘墓。

不过考虑到大食商帮曾经用这样的自由贸易的秩序对付过其他不同的势力。

大食商帮曾经对付敌对势力的一个惯用的方法,就是通过自由贸易的手段,发挥自己的财力和影响力的优势,将敌对势力亟需的物资全部买光。

借此将敌对势力陷入无物资可用的境地,不得不降服于他们。

如今大食商帮自己被自己设置的自由贸易的秩序所坑害,这也算是天道有轮回吧。

大食商帮考虑到继续等待唐人的势力坐大之后,唐人有诸多可以对付他们的手段。

大食商帮内部取得一个一致的共识,就是不能继续这样坐以待毙了。

必须对唐人采取有效的反击手段。

而对于大食商帮来说,眼下他们能够有效地反击唐人的手段只有一个。

大食商帮派出快马,向着西边飞驰而去。

大食商帮的计策自然只有一个,就是向大食帝国求援。

这是他们目前唯一能够对安西都护府形成有效威胁的手段。

疏勒城是大唐西域最靠近大食帝国的城池,从疏勒城出发,进入大食帝国境内,只有不到六十里路途。

传信的快马只需要半天时间就能够进入大食帝国境内,并且与大食帝国的军方取得联络。

大食帝国的军方驻扎在康城。

康城就是日后的撒马尔罕。

这是一座粟特人营建的都城。

这座都城因为粟特人在丝绸之路上的商贸崛起而被粟特人建设成一座美轮美奂的城市。

粟特人是大食帝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又因为粟特人在商贸方面的巨大成就,粟特人在大食帝国内部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粟特人聚敛了大量的财富,他们的财富大部分集中在康城。

康城作为粟特人的首要都城,这里不仅是粟特人的重心所在,也是大食帝国东线的重心所在。

大食帝国在康城囤聚有为数八万之众的重兵,这些兵力是大食帝国在帝国东线的军事保障。

这八万重兵将维护大食帝国在东线的利益,保证大食帝国在东线的利益不受损失,不被异族侵犯。

大食帝国之所以在康城囤积重兵,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康城这个地方是东亚的十字路口。

康城的东边是大唐的西域,南边是天竺王国,北边原本是已经被唐帝国灭掉的西突厥汗国,西边就是大食帝国。

所以康城东西南北面临着四个强大的国家,大食帝国在康城囤积兵力,可以将兵锋向四面延展。

所以对于大食帝国而言,康城是他们在帝国东线的重心,康城能够保证大食帝国在东线的影响力和统治力。

大食帝国对于康城的经营,一个重要的目标当然是对付大唐。

如今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正是大唐帝国和大食帝国,大食帝国之强盛,足以与大唐分庭抗礼。

大食帝国当然知道大唐帝国的实力强劲,所以他们在康城排布下重兵,这八万兵力正是大食帝国遏制、对付大唐帝国的家底所在。

在原本的历史上,五十多年后即将爆发著名的怛罗斯之战。

这场战争正是大唐帝国与大食帝国的一场正面对决。

决战的双方是大食帝国的东线主力,以及大唐安西都护府的主力军队。

大唐安西都护府的主力军队由名将高仙芝率领,高仙芝率领大军越过帕米尔高原,在怛罗斯此地与大食帝国的东线主力军队爆发一场遭遇战。

最终高仙芝因为随从部队的倒戈而惜败。

这是大唐帝国与大食帝国的唯一一场正面战役,也是两大帝国唯一一次正面碰撞。

这场碰撞中,大唐惜败。

不过大唐帝国出战的是安西都护府的军队,并不是大唐帝国的主力军队,所以可以说大唐帝国并非使出了全力进行这场战争。

而大食帝国在这场战争之中派出的是东线的主力。

这支东线的主力就是从康城派出的。

可见康城囤积的军队对于大食帝国的重要性。

不过在五十多年后的怛罗斯之战中,大食帝国虽然险胜,但是大食帝国在这一战中也见识到唐人的强悍,因此大食帝国中止了东进侵入大唐帝国的图谋。

眼下随着大食商帮派出求援队伍向康城的大食帝国驻军求援,怛罗斯之战将提前五十多年到来。

这天的康城如同往常一般忙碌地运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