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褆性子急躁,乱无章法,想剖白自己对皇阿玛的忠肝义胆,却适得其反,越抹越黑。对这个蠢钝的儿子,康熙也是没有话可说了。
御前侍卫领班瑞永伦已经调查清楚,张明德是通过顺承郡王的长史阿禄,攀附上顺承郡王布穆巴。布穆巴受其蛊惑,又把张明德引荐给了胤禔。
顺承郡王这一支是铁帽子王,开国四大贝勒之首的大贝勒代善之后,世袭罔替。
大贝勒当初距太子之位一步之遥,却轻君蔑法,越分妄行,被重重惩处,直接靠边站了。
代善之后也是越来越愚鲁,没有一个成才的。自己的大阿哥怎么跟布穆巴混在一处,有样学样,颇有当年大贝勒代善的遗风?
康熙认为自己英明睿智,高瞻远瞩,是一代圣主。老大变成如今这个样子,绝不是效法自己!
虽然对胤褆十分厌恶,但胤褆毕竟没有真的行那大逆不道之事。若要追究胤褆,就要向全天下揭示皇室之中兄弟相残的丑事,这让一直自诩慈父的康熙,脸面往哪里搁?
不追究胤褆,康熙又觉得没法出气,最后狠狠斥责了胤褆一顿,让他回府闭门思过。
到底意难平,康熙转头挑了个错,将布穆巴的爵位革了,并且弃用了其父勒尔锦的一支,从代善之后另选了一支,命勒克德浑的第三子诺罗布袭爵,还把顺承郡王的名号里加了个字,变成顺承忠郡王。
一字之差,深意无穷。新任顺承忠郡王诺罗布诚惶诚恐,战战兢兢,不敢有半点行差步错,倒也平安了一世。这些都是后话了。
轮到四贝勒胤禛到御前奏对,康熙还余怒未消呢。
他一眼瞅见老四的袍服领子边儿露出一丝淡青色,里头分明穿着那件不入流的羊毛衣裳,真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康熙也就懒得绕圈子了。太子是储君,他舍不得骂,老大犯的错是忌讳,他不能敞开了骂,一国之君什么时候这么憋气过。
胤禛可算是赶上这拨了,让康熙从头数落到脚。
从小到大的错误都被翻出来骂了一遍,胤禛知道皇阿玛心中有气,却不是冲着自己。他垂头领训,听着皇阿玛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种种事迹,反而有些高兴。
康熙的怨气散发得差不多了,见胤禛脸上隐隐有欣然之色,也骂不下去了,板着脸道:“胤禛,你那是什么表情,心中不服么?”
胤禛跪下叩头,声音微微发颤:“皇阿玛国事繁忙,还记得儿臣小时候的样子,儿臣心中着实感激……”
康熙不由得一怔。他亲手带大的孩子,胤礽固然是独一无二,胤禛也算得上半个。
听胤禛这么一说,康熙又想起香消玉殒的佟佳氏来,心中一痛,更加气不起来了。
虽是如此,康熙一拍御案,“逆子,你只管嘴上说得好听!你说张明德死于仇杀,岂不是欺瞒君父!”
说得很严重,却是虚张声势。康熙此时已经不生气了,江湖术士算什么东西,老四顾念兄弟之情,当然不是坏事。敲打他一番,让他不敢再自作主张,也就是了。
胤禛闻言,却是满脸惊讶之色,再次叩头道:“皇阿玛明鉴,儿臣岂敢欺瞒,张明德确系仇杀。儿臣回京后已经查明此事,只是还未来得及禀报皇阿玛。”
嗯?康熙大感意外。老四神情不似作假,难道此事另有隐情?
“你查到了什么,如实讲来!”
有了上天示警,胤禛对梦中夺嫡细节,后世分析评价都已了然于胸。自己的亲身经历对照着梦中之事,胤禛深思熟虑无数次,才慢慢扭转了一些局面。
几年下来,胤禛对康熙心思的揣摩已臻化境,在当今之世他若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在他心中,皇阿玛是古往今来第一英主,却也是至情至性之人。爱之欲之生,恨之欲之死。最明显的例证就是太子胤礽!
皇阿玛宠爱太子之时,太子的“饮食、服御、陈设等物,较之于朕,殆有倍之”,山东大旱,颗粒无收,皇阿玛下令宫中缩减膳食份例,皇阿玛自己、后宫嫔妃、皇子皇女、宫人仆从的份例都减半,只有皇太后宫中、太子宫中分毫未减。
而到了废黜太子之时,他亲自定下的优渥待遇,也成了太子的罪过。曾经有多看重,最后就有多厌弃。这一点让胤禛不寒而栗,同时提醒自己万万不可重蹈覆辙。
皇阿玛先为君,后为父。他绝不能给皇阿玛留下任何模棱两可的印象。皇阿玛心情好的时候不计较,不代表他心情差的时候不翻出来。
胤禛回京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做好张明德案的收尾工作。还没找到机会向康熙禀告,就因“君前失仪”与三个倒霉的兄弟一同被关押。
等了一天一夜,老十、十三、十四没有被抓进来,胤禛松了一口气。看来皇阿玛并未查到老十头上,自然不知道十三也卷了进来。
他里面穿着绒线做的衣裳走进乾清宫,皇阿玛一定早就检查过府里的东西,知道这是安安做的,没有立刻大发雷霆,这代表他不知道十四险些做出阋墙之举,也就不会迁怒于安安。
胤禛听到康熙再次提起张明德案,语气中并无真正的怒意之时,终于真正放下了心。
他暗自发誓,出去之后一定要好好收拾十四一顿。因为十四的不稳重,险些害死安安!
这个一母所生的弟弟,在梦中与现实都一样,不停地给他找麻烦!他们两个上辈子十有九九是不共戴天的仇敌!
现在他只需要向皇阿玛讲完他为张明德安排的结局,这篇儿就算真正翻过去,尘埃落定。
康熙听了胤禛的陈奏,不置可否,让他先回府去。转头立刻派瑞永伦连夜行动,根据胤禛的线索进行查探。
张明德一案,大部分案情早已查清,如今只需要查几个关键点,就可以证明胤禛所说虚实。
次日清晨,调查结果已经摆在康熙的御案上。
京中果然曾有两派道士相争,张明德一派失去头领,剩下的小喽啰有的散了,有的还不死心,瞎摸乱撞寻找张明德的下落。
顺天府尹施世纶抓了几个,只当做寻常盗匪,不知其中关节利害。瑞永伦查到顺天府,凭康熙谕旨连夜提审。
据张明德的弟子供述,他们的对头一派,在张明德身亡到胤禛回京之前的那段时间里,逃了个一干二净,最大的可能是回了川蜀,去重振什么道门。这些江湖匪类,在京师重地如此胆大妄为!真该好好整治一番!
从调查报告上看,老四的手下查访谣言之事,在烟花之地抓住了张明德,押到了温泉庄子上。但老四不在京中,庄子上人手并不充足,守着几个路口和庄子里几道门的庄丁和侍卫,人数堪堪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