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禩心中叹气,老九重文轻武,吃不得苦,老十又太莽撞,做不来复杂的事。那么只有老十四了。
“十四弟,你意下如何?”
胤祯愣了,他倒是愿意外出办差,可他也不会水啊,到了船上岂不出丑?再说水军有什么意思,还是横刀立马方显英雄本色!
不过……胤祯脑中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道:“我看,不如让十三哥去吧!”
“老十三?”胤禩十分意外,他知道十四和十三很要好,但是……十三和老四更要好啊!
胤俄就直接叫道:“他不是四哥一头的吗?”
“那是从前了,最近他们似乎疏远了,”胤禟为了逃避坐船,很赞同十三这个人选,“除了去了一趟五台山,平时也不见他们走动了。”
胤禩就问胤祯,“十四弟,四哥和十三弟怎么了?”
胤祯眼神闪烁,信口道:“十三哥和我最好,四哥现在一心要做纯臣,十三哥没着没落的。”
如果十三哥去办船务,不就离开京城了吗?也就没人管他啦!他再做得机密些,别人怎么会发现?
胤禩一时不察,竟然上了胤祯的当。
他一想,确实是这么回事。四哥现在明显在避风头,也不管十三了,从五台山回来,十三连个正经差事都没有。十三又和十四好,这是人尽皆知的。
如果能把十三拉拢过来……有利无弊啊!
这边计议已定,几天后的朝会上,有御史上奏,福建水军船务凋敝,亟需整饬。
康熙问谁愿意去,有人推举十四阿哥,有人推举十三阿哥。
胤禩义正辞严地奏道:“儿臣举荐十三阿哥!”
百官都知道十三阿哥和八贝勒并无往来,八贝勒没推荐关系更近的十四阿哥,而是推荐了十三阿哥,这正是唯才是举啊。谁说八贝勒结党营私来着?
康熙也觉得胤禩这一次做得很好,当即准奏。
胤祥一头雾水,只能先谢恩接旨。散朝之后,他急忙追上胤禩道谢。
胤禩本来就在放慢脚步等着,见胤祥到来,和善地笑道:“十三弟不必客气,你文武双全,又熟悉水性,这件差事交给你是最合适的。十四弟也是这么说的。”
胤祥一愣,随即点了点头,“原来是十四弟推荐了我啊……”
胤祥一面说着话,一面用目光四下搜寻,可胤祯早就溜之大吉了。
胤禩等着胤祥的感激,胤祥果然拱手道:“多谢八哥,弟弟领情了!也代我谢谢十四弟!”
胤禩满意地回府了。
胤祥想了一夜,第二天进宫向康熙上了个折子。
他做事十分细致,折子里写明稽查船务需要抽调的工部的人手若干,以及运输官厂造船物料所需要的马匹若干,需要抽调上驷院的人手若干。
他点到的都是一些经验丰富的低级官吏,其中就有李万和。
康熙见胤祥一晚功夫就把准备工作安排周全了,十分满意,御笔一挥都准了。
李万和十分惊讶,自己竟然会有外派出差的机会。同僚们都说这是个肥差,能发一笔小财。但他想起家中的幼子无人照顾,以往十天一轮值,孩子在家他已经不放心,这一去不得几个月?就想和人换班。
十三阿哥胤祥办事颇为雷厉风行,当天就挨个找相关人员说话。最后叫去了李万和,关起门来把事情和盘托出,点明要害。
李万和如同五雷轰顶,惊恐万分,跪下不住磕头,恳求十三爷网开一面。
胤祥好气又好笑,说道:“起来吧,你把爷当成什么人了?”
李万和战战兢兢道:“求十三爷指点一条明路!卑职无所不从!”
“算你识趣,”胤祥点了点头,“你做好准备,在福建多呆些日子,把孩子也带上,避一避风头。”
“是,是!卑职一定照办!”
李万和回到家中,连夜收拾行李。
海荣一听,阿玛要外出公干,带自己去远方,而且不知去多久?不管是哪儿,他都不要去!
“我不去!阿玛,我不是小孩子了,自己在京里也没事,每个月还能见到姐姐!”
李万和叹了口气。这事可由不得你我了!这也是为了你姐姐!
当晚,海荣喝了粥,就昏睡过去。等他一天一夜后醒来,已经在天津港外的官船上了!
海荣跳起来就往外跑,刚出船舱,一头撞到一个人身上。
惊怒之下,海荣的劲头可不小,但那人站得稳稳的,只随着船身轻轻的摇晃,双腿像钉在甲板上一样纹丝不动,反把海荣撞得一屁股坐下。
一个照面,海荣就知道不是这人对手,转身往船舷跑,要跳下海逃走。没跑两步就被拎住了后领,拽了回来。
海荣愤恨至极,大叫一声:“你是什么人!”
那人洒然笑道:“小子,放规矩点儿,我可是你师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