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96 做老大的责无旁贷

“当然当然,”朱效勇赶紧说,“刚才我跟你小姑父刚商议着让你把他们领走,走吧,都是误会,回去吧。”

郑镇长看着朱村长:“你的意思是,这是一场误会?”

“误会误会,都是误会!”

“那好,既然没事了,都走吧,我也很忙,小梁,要不要跟我一起走?”

梁进仓看了看屋里的几个人,还有满面怒容,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北关青年,开上自己的车,跟着郑镇长的吉普车一起走了。

他知道,郑镇长是怕他在这里吃亏,就带他一起走。

其实,刚才梁进仓在北关村委说得那么激愤,也不过就是虚张声势。

虽然自己的二舅等人被用了刑,但是打了就是打了。

现在才是85年啊。

还没到法治建设完善起来的时候。

虽然他上纲上线,口口声声质问北关村委是什么执法机关。

质问是谁赋予了北关村委执法的特权?

可是作为这个时代的人,他很清楚,作为一个村一级基层组织,在现阶段,基本上默认为有执法权的。

别说是城关的村子,就是下边的村子,如果村里抓到个小偷啊还是村里有人作奸犯科一类。

村委真的是有执法权了。

比方说抓个小偷,村委就可以把小偷吊起来严刑拷打。

跟执法机关没什么区别。

甚至听说某个村,有一年抓住一个小偷,打了一夜,居然给打死了。

幸亏那是个流窜犯,也不知道从哪来的。

小偷死了也没有家属上告。

只要没人盯着,死了白死,谁让你当小偷呢。

于是埋掉就算了。

村委一干人什么事都没有。

这还是在这几年。

再往前,民兵手里都有枪的时候,村里都是可以处决犯人的。

这几年渐渐把基层村级组织的权力回收,但是一些延续下来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清除干净的。

所以啊,郑镇长来了,最多就是和稀泥。

听朱村长说是个误会,那就当是个误会算了。

谁也不追究谁。

魏春平他们挨了打,受了刑,活该。

北关村委被大闹一场,也活该。

等大仓拉着小姑父,开车从北关村委出来,四处踅摸,哪里也看不到二舅那一伙人的影子。

很明显,一听说可以放他们走,这四个人如蒙大赦。

从村委出来,瞬间就跑没影儿了。

其实,就是能看到他们,大仓也没打算把他们送回去。

看在自己亲二舅的面子上,来把他们解救出来,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然后对于自己的三叔,大仓可是有些心存愧疚。

因为在这事的处理上,就牵涉一个站队的问题。

自己为二舅出头,救了二舅,三叔肯定不舒服。

毕竟你二舅把你三叔给打得住了院。

到了医院,小姑和三叔都在紧张地等他俩的消息呢。

所谓紧张,小姑是想到了村委那些姓朱的,会不会不买自己男人的帐,会不会有意难为自己男人呢?

而三叔的紧张,其实他的内心深处,很希望北关村委不要放人,让魏春平等人狠狠吃点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