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八十七章:推销员

尼古拉从指挥舱里面爬了出来,来到李察的身边。

除了你说的那些之外,还有一件事情,请诸位暂时回避一下,我有事情和少校单独谈一下。

等到其它军官离开之后,尼古拉才拉着李察来到坦克的背面。

我有一个设想,因为直到现在我们的国家都缺钱,还欠着一屁股外债,所以我们现在继续大量的金钱去填补这些空缺。而且我还需要您去当一次推销员。

李察看了一眼身后的坦克掐着腰道:

让我当什么那自然是国家的决定,那这又和坦克有什么关系,您不会是要拿着这些东西去卖吧?

只见尼古拉笑着微微点头,李察就明白自己猜得不错,但是随即摇了摇头。

不行,就连我们现在自己都没能过完全武装这些坦克,怎么能够去拿他们换取外汇呢,不行,绝对不行。

尼古拉则是劝说道:罗科,你得想开点,这些坦克都是第一代坦克,早晚都要被淘汰,而且我们不间断地能够从英国和法国那里获得发动机和轧钢技术,但是有的国家却始终都得不到这些科技。

别告诉我你要把这些坦克卖给像奥斯曼帝国这样的羸弱国家,就算是我曾经前往他们那里并和他们结下深厚的友谊,但也不代表我会认为他们能够帮上我们什么忙。

即使是现在他们现在掌握着大量的石油,但是握在自己手里的石油又能发挥什么作用呢,没有相关的科技,又怎能将那些黑色的金子变成他们的财富?

你不要急躁。尼古拉抓住李察的两个胳膊,让他看向自己。

我就直接和你说了吧,我这次选定的对象是奥地利,就是那个冯哈布斯堡家族。

哈李察摆了摆手向后走了几步,又转身走了回来,就以哈布斯堡那个封建传统性格,还能让他们接受这么先进的战争武器?我不认为这会是一个好的决定。

这样,我们先回去,我们在回去的路上再说,对了,你对这个美人还满意么?说着尼古拉还拍了拍身旁的坦克。

那自然不用多说。

实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以法国提供的发动机为动力的坦克,正式开始大规模生产,第一批至少有五个工厂开始为俄国源源不断地生产这种被命名为皇帝的轻型坦克。

在路上,尼古拉也向李察详细地解释了这一切的由来。

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列强之后,从奥斯曼开始就能看出来德国对于他们曾经的盟友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没有任何的支援,就留着盟友们自生自灭,甚至妄图推翻盟友们的统治。

对于奥匈帝国,德国则是采取了封锁的措施,不分享任何军事科技,甚至封锁很多重要的工业科技,但是德国依然和以前一样花钱从奥匈帝国那里购买粮食,说白了就是把奥匈帝国作为自己的粮仓来看待了。

粮仓需要什么军队?

奥匈帝国对此十分不满,但是作为一个南欧国家,紧邻强权德意志,你再想发展又能如何。

但同时这也给了俄国人机会。按照奥匈帝国的立场绝对不可能和工团人做生意,但是俄国人就不一样了,现在的俄国已经和当年不同,已经逐渐融入中欧的圈子不说。还丝毫不在乎自己的脸面和全民公敌工团主义者做生意。

您的意思是,我们在这中间做个倒买倒卖的生意?李察算是明白了尼古拉的意思。

这倒是和那些二十世纪时期美国的推销员的工作差不多,这让李察想起来了话剧《推销员之死》,虽然在之后的日子里,推销员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但在现阶段他们还是最为主流的售卖方式。

李察叹了口气,干脆就当一次公费旅游好了,反正卖不卖出去纯属是看运气,自己可不觉得奥匈帝国自己连个坦克都造不出来。

见李察答应了,尼古拉高兴地直接叫司机把李察送回了家。

这就回去了?不不吃个饭什么的?

尼古拉心情大好拍了拍李察的肩膀,还吃什么饭啊,你马上就要成为男爵了,现在还和我成双成对的出入公共场合,不大好吧。

而且有那时间还想着吃饭?还不赶紧想想怎么哄得那帮哈布斯堡人开心,好把那些坦克卖出去,家里还急着用钱呢。

说着,司机转过头来,殿下,到了。

好了,我也不留你了,去吧去吧。说着尼古拉还眯着眼摆了摆手就把李察赶了下去。

看着汽车一溜烟开走,李察开始觉得自己现在干了这么多到底值不值。

连个饭都不请我吃,真抠门。

回去之后的李察坐在自己的书桌前面一筹莫展,想要讨好哈布斯堡人,用那些新奇的东西绝对不行。

11世纪初,由于该家族的主教斯特拉斯堡的维尔纳建立鹰堡(哈布斯堡),其家族便以哈布斯堡为名。统治时期从1282年起一直延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是欧洲历史上统治时间第二长、统治地域最广的封建家族。

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一世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73~1291在位)。1438年开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由哈布斯堡家族世袭。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结束。

可惜现在一战的结局被改变,现在这个古老的家族依然维持着自己的统治,他们各式各样的亲戚也依然在世界上蹦跶着。

很可惜的是他们曾经看着不入流的霍亨索伦家族,现在也可以站在他们头顶上耀武扬威了,或许这次出访能够有一个不错的收获也说不定呢。

想到这,李察将那一瓶还没有喝完的德国酒从酒柜里拿了出来,给自己倒上了一杯,坐在那里也不知道干点什么。

想到好久没给家里报平安了,就索性提笔写下了家书。

亲爱的父亲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