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的时候,李察等一行人到达了天津港口。
虽然现在还是在新年假日之中,但是港口上还是繁忙无比。在军舰上就能看到往来奔波的小商贩和出来采购年货的市民。
同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港口内停泊的各舰,从不远处看去,床上和附近只有寥寥几个士兵正在值守。
即使是这样,值班的士兵手中也拿着各式各样的食物和酒类,正在开怀畅饮大快朵颐。
就连跟随李察到来的随从们都有些被这种祥和的气氛所感染。甚至有几个军官互相提议下了船就去附近的酒馆要几瓶酒好好地喝上几杯。
但随即他们就识趣地闭上了自己的嘴巴,因为他们看到了李察中校眼中异样的眼神。
一下船,李察的身边随即就围上来一群小商小贩,手中拿着各式各样的小商品,递了过来。
不用多想,这是在向李察推销自己的商品,在天津租界附近,李察他们这些洋大人可是租界地区最大的客户。
谁都知道这些洋大人都喜欢一些东方的稀奇小玩意,尤其是一些带着年代气息的古董。
虽然李察有些听不懂那个时候天津的方言,但还是大概听出来了周围小商贩们的叫喊声。
大人们,买点东西吧,我这可是明朝的古盘子!
我这是我们这天津特有的美食,来尝尝吧!
其他的还有一些叫卖春节装饰品的小商贩正拿着自己手中的对联走上前来。
身边的随从拨开了围观的人群,正当要把一位婆婆推开的时候,被李察一把拦住。
反正是第一次来中国,就买一点当地的特色产品当作彩头吧。说完李察俯下身子去接过来了婆婆手中的对联,并拿起来自顾自地欣赏起来。
周围地商贩们一哄而散,他们抱怨着这个外国佬怎么和别的不一样竟然也喜欢那些文人的东西,早知道自己就拿点文人字画过来了。
不过商贩们也在不停地出言嘲讽李察,说他个外国土老帽啥也不知道就知道买些红色的东西,还把这个当做是我们中国人的精髓。
商贩们并没有刻意地压低自己的声音,因为他们料定了这个外国佬根本就听不懂中文。
千秋笔墨惊天地,万里云山入画图。七字对联,对得好,对得好啊,哈哈哈。这一阵爽朗的笑声将商贩们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刚才那个标准的中文是从那个外国佬的口中说出来的?商贩们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婆婆,这副对联多少钱?但是随即想来,自己身上也没有北洋军阀政府印制的法币,而银元那种东西用来买对联实在是太过奢侈了。
李察仔细一想,民国的货币其实非常混乱,又因为各国参与到中国的经济中,所以各国的货币其实都有在流通。想到这李察从自己的口袋中掏出了几十戈比递了过去。
婆婆乐着接了过去鞠躬感谢道:谢谢大人!谢谢大人!
接下来,李察一行人就要前往俄国租界。
此时的天津还是有八个完整的租界。法国租界天津法租界始设于1860年英租界设立之后。界址为:东、北临海河右岸(南、西岸),西南至海大道(今大沽路),东南与英租界毗邻。
不过,天津初期的对外贸易并不兴盛,来到这里的少数外商主要居住在天津城东门外三岔河口的宫北大街,仅有天津英租界内建造了少数房屋;天津法租界内甚至没有任何法国机构,只有1个供英美侨民使用的宗教建筑合众会堂,法国在天津的主要活动就是位于三岔河口的望海楼天主堂,连法国领事馆都设在临近的宫北大街。
1870年6月发生了天津教案,外国侨民纷纷移居租界,天津英租界首先得到开发经营。由于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国力不振,天津法租界一段时间内仍不见起色。直到1880年代才开始着手进行市政建设。
法租界划定后,即不断向西南方向扩张,先是扩张至墙子河(今南京路),此后又越过墙子河扩张至老西开,并在老西开建立起天主堂、主教府、医院和学校。
1916年竟出动警察强行将老西开占领。
此事激起了天津人民和全国人民大规模的反法斗争,是为著名的老西开事件,终使老西开未能正式并入法租界。经过不断扩张,法租界共占地两千八百余亩。
1920年代,在法租界内的杜总领事路与福煦将军路十字路口陆续建成天津劝业场、天祥商场、泰康商场等商业设施,以及国民、惠中、交通三大旅馆,渤海大楼、浙江兴业银行等众多整齐美观的西式建筑,形成天津最繁盛的商业中心。
当时,天津的中外上流社会人士主要聚居在天津英租界今五大道区域,而劝业场一带则成为他们进行消费、娱乐的区域。
美国租界,原美国兵营。
天津美租界约设于1862年。界址为:东临海河右岸,南至开滦胡同,西至海大道,北至博目哩道与英租界毗邻。共占地一百三十余亩。
美租界划定后,恰值国内南北战争进行,无暇对租界进行开发。美国政府遂于1880年声明放弃在天津的租界,但清政府并未接收。
直至1902年,美、英两国政府私相授受,将美租界并入英租界,但美国要求对原租界保留一定的权利。这样,天津美租界便成为英租界的南扩充界。
德国租界。
1895年,德国驻华公使绅柯向清廷总理衙门提出照会,借口德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迫日还辽有功,向清政府索取租界,要求享受与英法等国同等特殊待遇。清政府饬令天津海关道同驻津德国领事商谈划定租界事宜。同年九月十三日,天津海关道盛宣怀、天津道李岷琛与德国领事司艮德签订《天津条约港租界协定》,允许德国在天津永久设立租界。天津德租界东临海河,北接原来的美租界,西至大沽路东,南界小刘庄,面积为1034亩。
自1900年起,德租界不断向西南方向扩张,先后占领了北洋西学学堂、三义庄、桃园村一带,以及东楼、西楼附近,共占地四千二百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