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0章 黄邵先生

“张恺信口开河,难道不应该教训一下吗?”

这时袁术拿起桌上的另一支筷子,筷子上还留有血迹与脑浆,他举着筷子问纪灵:“你觉得他是口出狂言吗?”

“……”

史料记载“中平三年(186年)二月,江夏士兵赵慈发动叛乱,攻破六个县城,斩杀秦颉”。

那么秦颉就一定是死在赵慈本人手中吗?

就好比陆逊火烧连营,那刘大耳的营地就全是他一个人放火烧的?

当然不可能啊,他一个人哪儿能把所有人的事情都给干了?

只能说,秦颉是被赵慈军斩杀,那么赵慈军里就不能混进一个名叫张恺的刺客了吗?

史料只是记录事件的大概,不可能把所有细节都写得明明白白,就算最详细的起居注,也没有真把皇帝怎么搞后宫佳丽的过程写下来啊。

要真写下来那研究宫廷秘闻,全成了研究小黄书了。

“总之,让他放手去做吧,”袁术道,“我相信他不会让我失望。”

宛城也无非是这样。落叶缤纷的时节,望去确也象黄金铺就的地毯,但落叶上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百姓,头顶上扎着高高的发髻,顶得帽子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小山。

这天早上,天色灰暗阴沉——在阴冷潮湿的空气里,这座城市显得格外压抑。

张恺抬头看看天空,忽然觉得,这一天和自己人生中最悲惨的一天极为相似,他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一天……

那一天,他到达菜市口时,震惊地看到庞大的人群早已聚集在那里。那里搭起了一座平台。

太守就站在桌子后面,还有个高大魁梧的男人站在他身边,那人长着一只鹰钩鼻,双眸透出精明与谨慎,身穿深青色的长袍。

平台上的另外几个人他的父亲和哥哥、弟弟,全部戴着镣铐。

在他们面前,是三个木桩子,用来斩首的。

太守用威严的语调说着:“犯人张潼,你和你的共犯参与谋反,你可知罪?”

张恺立刻看出这场所谓的大众参与的审讯只是走个过场,他大喊道:“他胡说!”

但他的声音被人们的咆哮声盖了过去。他奋力想要靠近,想把愤怒的民众推到一旁,但他们人数众多,让他动弹不得。

老百姓根本不在乎杀的是谁,又为什么要杀,他们只是想看热闹,或者更高级的一些,是希望有一定程度的参与感,仅此而已。张恺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无奈。

太守再次开口:“罪证确凿,你无从抵赖,今日即将你满门抄斩,以平民愤——刽子手,行刑!”

“不、不要!”但张恺的话哽在了嗓子里,悲伤占据了他的心。

他目瞪口呆地看着他的父亲、他的哥哥、他的弟弟——他们三个人的血淋淋脑袋滚落下来,腔子里喷出大股鲜血,而身体最终不再动弹了。

张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一切是真的吗?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