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事关蜀汉几百年兴衰的新政变革,便自此刻,由这一君一臣,联手推动。
刘善是个立说立行的人,做事绝不拖拉,既然诸葛瞻被自己说服,便立即与就两本书册中所述内容进行了商讨。
毕竟,刘善只是凭借自己的历史功底,依据记忆印象,将科举制、内阁六部制、九品官制、五等爵位拟定出来。
因为牵涉面太广,刘善即便再是有无敌之才,也不可能写得尽善尽美。
有些措施,难免与蜀汉当前的发展现实不符,所以还得细细推敲。
一君一臣,就在这简朴非常的御书房中,从中午一直商讨到夜幕时分。
即便是午膳和晚膳,也是由张牛亲自给二人送进来。
两人只随便吃了些饭菜,仍旧埋在案头,奋笔疾书,细细斟酌。
及至子夜时分,两人才将许多细节敲定,又让诸葛瞻亲自将完善后的制度重新誊抄到崭新的本子上。
这时,已经宫禁,诸葛瞻已没法出宫,刘善也不可能在这时候放他出宫,便恩准他留宿宫中,与自己同榻抵足而眠,继续谈心。
当年,昭烈帝刘备便常常喜欢与自己的属下抵足而眠,从而笼络人心。
现在,刘善又故伎重施,虽然老套了点,但还是让诸葛瞻感动莫名。
如今蜀汉,能够和皇帝陛下同案而食已是屈指可数,又有哪个,有让皇帝陪睡的荣宠?
感动中的诸葛瞻根本无心睡眠,静听着刘善那如雷鼾声,又在脑海中将今夜谈论的许多细节给过了一遍。
等到终于有些困意的时候,已是东方渐白,新的一天又将开启了。
无奈,诸葛瞻只能顶着一双熊猫眼,轻手轻脚地从榻上爬起来,简单收拾了下,便在殿外侍候的内侍带领下,出了皇宫。
今日,正是景耀六年(公元263年),腊月(十二月),朔日(农历每月初一)。
刘善筹谋许久的月旦评,也将在今日开启。
虽然这月旦评是刘善亲自主持,但他诸葛瞻,却是具体执行者,需要全权负责。
现在,他也只能顶着一双熊猫眼,连连打着哈欠,赶紧去检查各项准备工作了。
至于刘善,身为帝王,把诸葛瞻忽悠瘸了就好,哪需要去操心这些具体事务?
诸事商量妥当,便呼呼大睡,一直睡到日上三竿,也不见醒转。
张牛在外看着时辰,眼见距离月旦评正式开始的巳时已只有两刻钟,不得不大着胆子,入寝宫将刘善唤醒。
刘善这一觉,倒是睡得别提多踏实了。
听到张牛的呼唤,刘善缓缓睁眼,起身,洗漱,简单用过早膳。
然后,在一群内侍的伺候下,戴帝冕、着黄袍、束玉带,挂长剑,蹬赤乌翘头履,踏步行出寝宫,坐上龙撵,往举行月旦评的地方行去。
因为参加月旦评的文人士子多达万余人,经刘善钦定,此次盛会,被安排在了皇城外最繁华的长明街正中央。
那里,有一处蜀汉立国便即修建的大型广场,名曰天府广场。
此处广场,阔达一里方圆,一直被当作蜀汉皇帝举行重大盛会或者祭天大典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