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1章 纸张之妙

可以说,刘善借着月旦评之名,搞的这一场科举考试,真是煞费了苦心。

那三个考题的设置,虽然只有短短几十个字,但却有意考察士子国家全局的思考、军阵之事的见解、治理地方的措施三大方面。

虽然是开放性答题,没有唯一标准,却更能检验答题者的综合素质。

这样的科举考试,可不是明清时期毫无意义的八股取士,而是真正能够捡选出可用之才的。

特别是在众参与者都猝不及防的情况下,既不能作弊,又不能提前做准备,考的不仅是人才,而且还考急智。

一万余文人士子,有些脑海中还在不停冒星星的,总算被诸葛瞻的话警醒,赶紧展开纸张,挥豪泼墨。

他们都是写惯了竹简,陡然用纸张作答,初时还有些不太习惯。

但当他们将密封线外的信息填好之后,才豁然发现,面前这洁白如雪的纸张,书写起来,简直太舒服啦。

与竹简相比,纸张更为光洁平整,挥毫的地方也较大,少了许多拘束之感。

并且,这等纸张,并不似蔡侯纸那般,墨水容易晕染开去,污成一团,反倒清清楚楚,笔锋线条,如勾如弦,颇具美感。

此外,不管是竹简还是蔡侯纸,写在上面的字迹,都不太容易干。

但写在这样洁白的纸张上,只需等一会儿,再写几十个字后,前面的字迹便干了,只要稍微小心一点,就不怕会因为操作失误,而将前面的笔墨污染了。

写着写着,不管是寒门士子,还是显宦子侄,都开始爱上了在这样的纸张上奋笔疾书的感觉。

随着刘善仪仗而来的几百官员,以及被特邀前来观礼的蜀中士绅,看到场中士子俱都在那洁白的纸张挥毫泼墨,也是无不震惊。

即便他们养尊处优,身居高位,吃的用的都是上佳之选,但也不曾见到过这样雪白的纸张。

至于蔡侯纸,虽然卖得很贵,但却入不了他们的法眼。

他们实在不太明白,皇帝陛下又是使了什么魔法,竟突然变出这等新鲜的稀罕物。

而坐在远处许多士绅之中的麋府老太君,以及恭敬侍立在她两侧的麋威、麋照父子,看到文人士子桌上的一张张白纸,面上俱是又惊又喜。

因为这纸张,他们在刘善亲自登门的时候,便曾见过。

那时,刘善说这样稀有的纸张,日产过百万张,他们还持怀疑态度。

现在看来,皇帝陛下的话,绝没掺半点水分。

作为商人的他们,瞬间便感觉到,有今日这样的一场公开宣传,这纸张,应该很快便会在大汉风靡起来。

看着这些纸,麋府中人便好似看到滚滚财源。

在他们凝神打量桌子上那些纸张的时候,场中一万多文人士子,一会儿抬头看着那几面高高飘扬的旗帜,一会儿闭目凝思,一会儿挥毫疾书,各不相同,让坐进铺了软垫的太师椅中的皇帝刘善,也看得面露欣喜。

当然,也有极个别的,坐在书桌后,抓耳挠腮,左顾右盼,愁眉苦脸。

更有甚者,连毛笔都握不会,竟是如抓刀枪一般,横握在手。

至于要书写,他们连自己的几项简单信息都无法下手,更不知那高高飘扬的几面旗帜上写的什么,哪能答题。

很明显,这些人,自然便是混进来滥竽充数的。

对于这样的人,刘善倒也十分宽容,并没有让监考老师诸葛瞻命人将他们轰出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