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会将案上那黄帛血书重又塞进怀里,然后向仍旧在门口对天赌咒发誓的曹芳道:殿下,且再耐心两天,待臣整顿好军队,便揭竿而起。
曹芳闻言,这才缓缓转身,望着一脸恭谦的钟会,点头道:士季,一应大事,孤都交给你了。待他日功成,孤定与你同掌大魏权柄。
钟会连忙再次躬身道谢。
两人又絮叨了几句,钟会才拿起斗篷,上前告辞。
然后,迈着沉着的步伐,不疾不徐地出了齐王府后门。
一出门口,便将斗蓬罩在头上,徒步行了半里,一直进到一条巷弄里。
那里,正有一架不起眼的马车等着。
衣着朴素的车夫见到钟会行来,立马从车头跳下,取下登车木阶放好。
待钟会行至近前,一言不发地扶着他进了马车中。
然后,将木阶放好,一屁股坐到车头。
马鞭一甩,驾了一声,膘肥身健的黄骠马便沿着巷弄,往里行去。
马车之中,除了钟会,却还另坐了一人。
此人,身着劲装,年过五旬,浓眉大眼,一身英气。
这人等钟会在他对面坐定,才低声开口问道:怎么样?曹芳终于下定决心了么?
钟会望着眼前之人,重重点头,道:征西大将军放心,有您在后策划,某在前驱驰,齐王自不会有何顾虑。
原来这英气男子,便是曹魏现在的征西大将军夏侯和。
此人,乃是战死定军山的曹魏名将夏侯渊的第七个儿子,也是最后一个还健在的儿子。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夏侯和,便是当前夏侯家,辈份最高,也最具权威的人物。
司马氏为笼络夏侯家族,在伐蜀之战大败之后,便将夏侯和提拔为征西大将军。
不过,为免夏侯家有不臣之心,司马氏虽然拜夏侯和为军中大将,却没让他前往关中赴任。
但即便如此,夏侯家久在军中浸淫,自有一批死忠之士跟随。
如今,眼看司马氏遭受重创,他们这些与曹氏皇族有千丝万缕的旧人,自然蠢蠢欲动。
当日,钟会自蜀中潜回魏境,第一个,投奔的便是他夏侯和。
经过钟会的一番巧言令色,本就抱有野心的夏侯和自然意动。
然后,便有了四处暗中串联,密谋举起诛除司马氏大旗之举。
通过两个多月的暗中活动,如今,便只差曹芳这面可以招摇的旗帜了。
夏侯和听到钟会肯定的回答,微微点头,道:有曹芳这废帝当招牌,朝中还有那些大臣应援,各地也有许多忠于皇族旧部的将领响应,此次,定不会再重演淮南旧事了。
钟会自然明白,他说的淮南旧事,是指毋丘俭、文钦,以及后来的诸葛诞,先后两次起兵对抗司马氏,最终全部兵败身死之事。
钟会听到夏侯和的话,正色道:征西大将军放心,当年那几人,起事仓促,未曾如我等这般仔细谋划,才导致了失败。今次,某敢担保,胜券在握,绝无差池。
夏侯和闻言,淡淡一笑,道:此次起事,若无士季起头,某是不敢轻易有此念想的。不过,既然已做了决定,甭管成败,咱们都当勠力而为。
钟会自然连忙点头,道:将军说得极是。不管成与败,咱们都已没了回头路可走。
夏侯和闻言,脸色转为沉郁,缓缓闭目,一时没再继续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