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8章 官制

对于大司马姜维,经历青羊肆政变之后,刘善已对他大为改观。

政变之后,刘善也亲自登临姜府看望了他两次。

当他看到姜府家徒四壁的贫寒模样,一时间竟也没忍住,泪水狂涌而出。

所以,此次组建内阁,这忠直老臣,自然不能将其排除在外。

但是,对于姜维的能力,刘善还是持保留态度的。

在军事方面,姜维与诸葛瞻,刘善是不准备让他两再碰的。

而在治国理政上,半生戎马的姜维,又着实有些不太通透。

因此,虽然让姜维入阁,并且担任内阁之首,但刘善却没让他掌有实权。

更多的,算是对他的一种额外恩遇,让他继续为蜀汉的事业发光发热。

如此,刘善在良心上,才算过得去。

诸葛瞻对刘善的建议,自然不敢有半点意见。

接过册子,拿起毛笔,赶紧在刘善说到的地方进行删改。

一君一臣,围绕内阁六部的种种细节,探讨了将近两个时辰,才算将许多细节最终敲定。

内阁成员,以大司马姜维为首,然后便是廖化、诸葛瞻、张翼、郤正、胡济、叶正六人。

这六人中,廖化、张翼、胡济都是军中重将,而诸葛瞻、郤正、叶正三人,主政朝堂,算是文官。

如此,便算得上是文武兼备,各有侧重吧。

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也由这六个内阁成员领着。

其中,掌管官吏人事的吏部尚书,自然是诸葛瞻。

掌管户籍民生的户部尚书,郤正是不二人选。

掌管国家庆典、祭祀之类的礼部尚书,刘善特指给有些粗直豪爽的大将军张翼。

对于刘善而言,这个时代的繁文缛节实在有些讨厌,这礼部尚书交给粗豪的张翼,指不定还能省去许多麻烦。

至于掌管一事的兵部尚书,刘善自然交给了还在剑阁镇守的老将廖化。

如果董厥没有谋反,能文能武的他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可偏偏他反了,所以另一个合适的人选,便只有廖化了。

这老将乃是蜀汉军中宿将,名声虽然没姜维响亮,但论智谋和稳重,却犹有过之。

有这样的老将领着兵部,蜀汉军事,刘善便可以少操许多心了。

至于刑部尚书,刘善便让与姜维不怎么对付的右骠骑大将军胡济领着。

胡济性格刚直,颇为无私,掌管刑狱问罪之事,最是合适。

至于工部尚书,除了大匠叶正外,自然再无合适的人选了。

内阁成员和六部尚书确定了下来,刘善与诸葛瞻又就六部下面各司进行了详细斟酌。

为分担各部尚书的工作强度,尚书左右,又捡选朝廷重臣,任左右侍郎。

尚书、侍郎之下,又根据各部职能不同,下设相应司科,负责人官名为郎中、员郎、主事,以及堂主事、司务、笔帖式等。

各部司科不同,数量也有差异,不一而足。

确定了六部及下属司科,然后便是依次确定各级部门官员的品级。

按照刘善的意思,蜀汉官员,现在也要实行品级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