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6章 乾纲独断

如今,他借着历年征战,也算自成一派,便是主战派了。

荆州派发了言,主战派也发了言,倒是益州一派的人,还没有人发言。

如今在朝为官的益州派,除谯周外,官职最高的,便是张翼了。

现在的张翼正领兵在荆州,朝堂之上,便再无什么高官。

兴许正因为此,益州一派的人,除了刚刚陈寿童鞋发了言后,便再无人趁此机会发言了。

反正他们的代表人物已在荆州,他们发不发言,又有什么关系呢。

刘善眼见两派人物都唧唧喳喳争先恐后地发言,得着空儿,抬目扫了眼站在不前不后的尚书郎李密,笑着道:尚书郎,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李密此刻正老神在在地闭目凝思什么,陡听刘善突然向自己问话,身体不由颤了颤。

而其余朝臣,也都齐刷刷地将头扭过,有些好奇地望向他。

李密这尚书郎,秩奉不过四百石,和一普通县令的地位相当。

只是因为是京官,又身处机要,所以官职虽低,但地位倒还有几分。

但是,一两千京官在此,像三公之上的大司马姜维、录尚书诸葛瞻等人才有资格议事发言,皇帝陛下不理这些高官,却莫名其妙问一个小小的尚书郎,着实有些不太寻常啊。

不过,有那脑筋转得较快的,稍微愣神之后,也就明白了,这李密现在,俨然是益州士族代表,皇帝有此问,自然是在问益州士族的意见。

显然,李密也瞬间明白了刘善为何向自己问话,沉吟了片刻,犹豫道:回禀陛下,微臣沉浸在荆州大胜的喜悦之中,未曾想过后续诸事,不敢擅言。容臣退朝,好好思虑一番,再将浅陋之见呈报陛下。

刘善闻言,呵呵一笑,淡淡道:尚书郎所言,的确有些道理。今日孤刚收到荆州大捷的消息,便开朝议事,是有些匆忙了。不过,荆州新入我大汉版图,不容有失。孤决定,擢征东将军、关中都督文鸳为镇东将军、荆州都督,大将军、安远侯张翼兼领荆州太守,共治荆州。荆州原先孙吴官员,愿意归顺我大汉的,皆当沿用,以保地方安宁。

什么?

这怎么可以?

文鸳是曹魏降将啊,安可大用?

这这这,陛下如此决定,咱们这朝议,有何用啊?

刘善淡淡的话语落地,满朝文武,再次炸了锅。

他们之前为了各自利益,争论得唾沫横飞,都想染指荆州,可哪曾想,在皇帝陛下这里,早已有了定计。

今日这场看似热烈的朝议,不过只是皇帝陛下让他们走走过场、陪陪跑而已。

刘善见一众朝臣议论纷纷,有那不识趣的又准备出列进言,摆摆手,冷冷道:荆州之事,刻不容缓,既然大家都没思虑好,也没争出个什么结果,那孤只能乾纲独断了。散朝吧!

说完,刘善不理众人,踏步便要离开皇位。

刚走两步,好似想起什么,侧转身子,对众臣又道:哦,对了,孤决定,下月初一,孤会亲自主持一场月旦评,凡是大汉文人士子、有志之士皆可参加。至于主题嘛,到时孤会亲自公布。若有那些出类拔萃的年轻俊杰,孤定会提拔重用。诸卿,下去让自家子侄做好准备吧。

这消息一出,又是一颗重磅炸弹,激得满朝文武,再次热烈议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