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太子答应了?
当刘永告别太子刘璿,从围场回到鲁王府邸的密室时,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儒服文士早已恭候在此。
一见刘永回来,儒服文士立马起身相迎,压低声音问道。
刘永看着这个文士,脸上满是笑意,温和道:有睿中兄为孤出谋划策,刘璿这小儿,还不乖乖上钩?
儒服文士连忙谦逊道:殿下英明睿智、从谏如流,能为殿下效劳,是王戈的荣幸。
刘永听到儒服文士的话,甚是满意。
对他的器重,也愈发深重。
此人自称姓王名戈,字睿中,南中人氏。
刘永遇到他时,正是在武担山脚的围场打猎归途。
那时的王戈,衣衫破烂,形容枯槁,瘫倒在路边,与京中乞丐并无异样。
刘永当时并没留意到他,骑着高头大马,径直从他身边走过。
可没想到,王戈那时却不知哪来的力气,连滚带爬地奔到他的马前,让他赏口吃食。
刘永本是趾高气昂、满载而归。
这一下王戈突然冲出,顿时惊了他的座骑,差点让他从马上摔落下来。
刘永向来骄横跋扈,受此一惊,气不打一处来,便要让亲卫将王戈就地砍了。
王戈眼看大难临头,立时悲呼道:某一身王佐之材,便要命丧于此么?
刘永闻言,顿时一惊,便让手下人留了他的性命,然后下马与之对答,竟发现此人胸有韬略,言辞考究,颇有才干。
值此三国鼎立,许多名士都喜欢玩归隐的戏码。
刘永认定他定是隐于山林的世外高人,态度立马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对他以礼相待,引为幕僚。
这王戈倒也没让他失望,三年来,大太监黄皓屡次刁难自己,欲要借皇帝之名,惩治自己,都被王戈用计巧妙化解。
如今,京中波云诡谲、暗流涌动,眼看皇帝陛下即将在蜀汉朝堂掀起一场血雨腥风,王戈便又给他献上一个惊天大计。
此计一旦失败,他鲁王一脉,必然全灭。
但若成功,却可以登上至尊保重。
刘永十余年来不受皇兄刘禅召见,哪还有亲王应有的地位。
反复思量下,终是接受了王戈这惊天大计。
近一月来,有王戈在背后出谋划策,他暗地里将蜀汉权贵勋戚都串联了起来。
但仅仅有权贵勋戚的支持还不够,因为即便皇帝最终被逼退位,他还有几个儿子,还有太子,父死子继,哪能轮得到他?
而今,终于煞费苦心地将一国储君拉下了马。
刘璿这傻逼怎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让他当出头鸟,对付他的亲老子。
一旦事成,他有一百种手段对付这傻逼侄儿。
一旦事败,也可将一切罪责推到这傻逼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