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出了东门,城外更有许多从城郊赶来的乡间百姓,汇入队伍之中。
再行三里,整个迎殡队伍,便已足足超过三万之数。
关键是,这三万队伍,上至八十老叟,下至三岁孩童,竟然全程无人喧哗、无人嬉闹、无人交谈,只默默跟随在刘善后头,缓缓而行。
除了脚步沙沙,寒风嗖嗖,再无任何声音。
三万余人,出城行了五里,终于见着远方的官道,一支队伍缓缓而来。
刘善见此,把手一招,三万人的队伍瞬间凝止,静立寒风之中。
这时,负责皇帝护卫的邢明与何方各乘一匹骏马,带着百余御林军,自刘善左右驰出,径往那支队伍而去。
片刻后,孙吴几名文武官员,随在邢明与何方中间,缓缓行到刘善身前三丈距离。
其中一人面朝刘善,恭恭敬敬躬身施礼道:大吴鲁王俊,携宗预大将军遗体,再拜大汉皇帝陛下。
刘善等他施礼完毕,一言不发,抬步往前行去。
一直行到距离孙俊半丈时,才语声哽咽地道:孤的镇军大将军在哪里?
孙俊几人闻言,微微一愣,然后立即侧身左右分开,让出道路。
孙俊手指背后的人群队伍之中,一口黑漆漆的棺材,恭敬回道:陛下,宗预将军在此。
刘善早已看到那棺材,听到孙俊这话,泪水已从眼角滚落。
也顾不得什么君主礼仪了,直接迈开大步,急急往那棺材奔去。
因为道路崎岖,走得又十分急,右脚上的靴子在行走间居然掉落。
他也不管不顾,光着一只脚,就在冰冷的泥地上疾走。
一直随在他身后的张牛见刘善如此,顿时老泪纵横,连忙捡起掉落的龙靴,一边追,一边哭着喊道:陛下,您慢点,您慢点啊,陛下ashash
在刘善背后,孙吴一众使臣见此,无不面泛讶异,目露惊骇。
比起他们那一天要杀十几人的暴君孙皓,蜀汉这皇帝,对于有功故臣,竟是如此亲厚么?
这,实在让他们无法想象。
一时间,几人你眼望我眼,都是满眼的无法置信,缓缓转头,扫视周围几万蜀汉官民。
赫然发现,这些一言不发静静立着的文武官员和平头百姓,视线始终凝聚在那个在寒风中赤脚疾奔的伟岸背影。
一双双眼眸里,满是晶盈的泪水。
一张张脸颊上,满是擦不干的泪痕。
在众人的注视下,赤着一只脚的刘善终于奔到那口棺材前。
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直接扑在棺材上,大声哭泣着唱道:魂兮归来,以瞻家邦。身既殁矣,归葬山阳。山何巍巍,天何苍苍。山有木兮国有殇。归来吧,孤的镇军大将军。归来吧,孤的镇军大将军ashash
这一声带着哭音的吟唱,便像百川开闸,瞬间让几万蜀汉官民的情绪彻底失控。
三万多蜀汉官民,虽然眼中泪水狂涌,但无论男女老少,几乎同时跟随刘善开口吟唱:魂兮归来,以瞻家邦。身既殁矣,归葬山阳。山何巍巍,天何苍苍。山有木兮国有殇ashash
几万道声音合成一股悲凉的洪流,瞬间传遍皇城成都,在整个蜀地千万子民的心中回响。
这一幕,看得孙俊这三百东吴使臣,无不震撼莫名。
即便是他们的眼中,也泛起莹莹泪光。
山有木兮国有殇ashash
山有木兮国有殇ash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