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两头!
张为出城的时间里,苏晓晓也乘坐一辆马车,往西北方向而去。
马车内的苏晓晓眉头紧蹙,精致的脸庞心事重重,她的脑海中不断地回想着大会前一天,一个小吏来访时的情景。
那是一个长相普通中年人,身材也比较矮小,平平无奇,放在人群中,是那种没办法第一眼注意他的存在,用老板的话来说就是路人甲。
而这个平日里低调的家伙,却语出惊人,令她一度想叫人将其轰出春风庭别院。
苏主编,老板有大麻烦,汴京只有您能帮助他。
那个其貌不扬的家伙说的第一句话就令苏晓晓印象深刻,甚至无法滋生出下逐客令的心思,只能一步步顺着他的话术陷阱沉沦其中。
根据对方的言辞,张为最终会深陷汴京漩涡之内,徒增无数危险。
那时候苏晓晓已经准备赶人了,甚至没有兴趣去倾听一个小角色胡说八道,每天有太多人为了出名,在她面前大放厥词,她都已经麻木了。
在苏晓晓看来,老板智谋无双,岂能让自己陷入被动?
这绝不可能。
然而,那名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竟然威胁自己。
是的,卢大康当场就开始宽衣解带,表示如果不听他把华说话,他就打算赤条条的死在春风庭别院。
面对这样的疯子,苏晓晓妥协了。
一是毕竟涉及到一条鲜活的生命,对方还是上尉军衔,按照官阶大小,此人对组织的贡献不小,爬到这一步必然有一定真才实学。
另一个顾虑是,一个大男人赤身的死在春风庭,传出去,她还活不活了?
只好硬着头皮,听他把话说完。
然而,这个疯子却大放厥词,扬言老板近期内会疏散汴京骨干,拍卖大宋日报股份,成全陛下,隐龙会全面退出汴京城。
前一日,这些话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众所周知,大宋日报就是一只会下金蛋的鸡,无论是政治意义还是商业意义,都无可挑剔,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对方竟然言辞凿凿,当真可笑可叹。
仅仅过了一日,卢大康的话就如同预言般一一应验,张为临时召开大会,隐晦的表达了将要改组隐龙会,甚至宣布万国宴后将拍卖股权,疏散大批骨干。
每一件事都被卢大康全部命中,此时她除了震惊,只觉得全身一阵鸡皮疙瘩。
其他事情,说对也就罢了,苏晓晓并不在意,因为对方的话涉及到老板。
卢大康一字一顿的道:疏散计划必有漏洞,老板忽略了一个关键角色,那就是他自己。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纵然老板隐藏的再好,毕竟不能分身,时日一长,暴露风险必然节节攀升。
苏晓晓很清楚,张为是一个重情之人,他不可能劝说父母为了自己放弃祖业。
卢大康称,汴京形势复杂,老板身处汴京,便如同龙困浅滩,大志难酬,同时对西北也形成掣肘。
届时,摆在西北只有三条路,一是老板潜逃而回,与朝廷彻底撕破脸皮,为求自保,只能与西夏,辽国合作,并且号召所有藩王谋反,撕裂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