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
气氛阴沉的厉害,所有人都不敢说话,皇帝气愤的将手中连带着桌子上的奏折全部扫落在地。
放肆!这些人是觉得朕老了吗?一个个的都催着朕立太子立太子!老皇帝捏起了拳头,一双眼睛虽然浑浊,但是依旧散发着厉光。
在内伺候的太监们都低着头,努力的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老皇帝是越想越气,之前老大还活着的时候,这些人怎么就不吵着要立太子了,偏偏这个老五一回来,这些人的事情就越来越多,先是让他把老二找回来,现在又吵着闹着让他立太子,这样下去的话,他一个皇帝,岂不是要被这些大臣给威胁了。
皇皇上,还请皇上息怒,别气坏了身子。说话的是一名年纪较大的老太监,服侍皇上多年了,算是这宫里的老人了。
岑福,你说,是不是朕是不是真的要退位让贤了?老皇帝捏着眉心问。
自从上一次大皇子叛乱之后,他的身子好像就一日不如一日,最近还时常感到不舒服
皇上您说笑了,您是堂堂九五之尊,如今正值壮年,只是现在季节交替,偶感风寒而已,太医也都说了,皇上您这身体很快就会好,厉国的百姓们还需要皇上您呢!岑福挥了挥手,让其他人都退下,然后蹲下身子,将刚刚被扫落在地的奏折一一捡起,眼睛无意中在这上面瞟过,虽然说词各有不同,但是最后要表达的观点都是一样的,也就是为了国家社稷,希望皇上早日太子,以安民心
朕养的这些好臣子,一个个的就知道给朕找麻烦,真是让人看了都心烦!
岑福低着头略一思索,皇上,诸位大臣们估计也是被上一次大皇子叛乱之事给吓到了,并没有其他的意思,皇上您大人有大量,就不要与他们计较了,保重龙体要紧。
皇帝眯着眼睛看了一眼一旁横七竖八的奏折,端过一旁的参茶喝了一口,朕又何尝不知,如今老大已死,老三每日只知道胡作非为,花天酒地,虽然颇有野心,但是他的脑子实在是蠢笨的厉害,心胸又狭窄。老五虽然才回来,可是就在这么短短的一段时间内,他就在诸位大臣的心里积聚了不少的好感元儿年纪虽小,但是聪慧,在众多的皇子之中,朕最喜欢的也是他。
现在朝堂上虽然看着平淡无波的,但是实则就是一盘散沙,大家都人心惶惶的,这个时候老五的突然出现,自然就会成为他们争先讨好的对象,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老五的势力只会越来越强,到那时候说不定就会脱离他的掌控了
岑福跟在他身后多年,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看来皇上在众多皇子中最为看好的是七皇子,恐怕以后这皇位也是传给七皇子的,只是如今的形式对于七皇子来说,实在是有些不利,皇上应该担忧的是这个。
皇上,老奴倒是有一个想法。
说来听听。
七皇子虽然年纪尚幼,但是正如皇上所说,若是能够给七皇子一些时间,等七皇子长大之后,定然是一个可造之材。五皇子之所以在朝中受到这么多大臣的推崇,无非就是因为现在京城之中只有三位皇子,五皇子是最佳人选,倘若这个时候出现了另外一位皇子,和五皇子同等优秀,大臣们自然就不会一直注意五皇子了,如此一来,不但可以打消皇上的顾虑,也可以让七皇子顺顺利利的成长。
皇帝皱了皱眉头,这个想法他也有过,毕竟小七年纪还小,如果过早的让他卷进这些权力的纷争中,对他来说也不大好,可是这个老五虽然看起来简单,但也不是个好招惹的角色,老三那个脑子,一看就是不能和他斗的人,谁才比较合适呢?
你有什么想法?皇帝眯着眼睛问岑福。
嗯老奴对于这些朝堂上的事情,自然没有皇上了解的清楚,但是,如今大皇子已死,剩下的能和这五皇子斗一斗的,也只剩下了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可以在这三位皇子中挑选出一位重点培养。
皇帝目光深沉,思索了好久后,摆了摆手,你先出去吧,朕要一个人好好想想。
岑福躬身行礼,然后就退出去了。
随着门轻轻的被关上的声音,御书房内顿时寂静一片,皇帝端坐在椅子上,眼睛直视着前方,表情莫测。
岑福说的办法,的确是现在唯一可行的法子了,老五本来就是灾星,再加上他身后有那么一股强大的势力,若是这皇位真的落到了他的手上,后果一定不堪设想,他绝对不能任由这件事情发生!
只是,老三就是个废物,头脑太过于简单了,如果选他的话,说不定还会搞出更大的麻烦来,只有老二和老四,他们俩也聪明不到哪里去,几年之前,他们俩人也不知道抽了什么风,突然跑到他这里来,说要请他派人将老五找回来,他当时二话没说就拒绝了。
结果老四就自请去了边关,这么多年再也没有回来过,而老二呢?也是很早就离开了京城,去了江南。
老四性格比较直率,再加上边关那边现在是缺他不可,如果现在将他召回来,恐怕会影响边境那边的安定。
老二虽然心智聪慧,但是太过于优柔寡断了,本来他也是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的,甚至还想过将自己这千秋大业都交托于他,可惜他偏偏为了什么所谓的兄弟情深,三番四次的惹怒于他,最终远离京城,也不知道这些年他知错了没有
没想到他堂堂一国的皇帝,结果生下来的儿子不是和他作对,就是蠢笨无知,没有一个令他满意的,可是现在也没有办法,为了稳定朝廷大臣的心,只能让老二回来了,就让这一次,他不要再让自己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