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他蹲在西北那个凉旮沓地已经有二十万大军了,如此还想怎么样?
虽然说梁振与他有亲,但梁家的忠心自己还是清楚的。灵州只要有梁家在,那些灵州守军便只会认梁家人为首。
其实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但眼下还能怎么办?都怪他的好父皇啊……
军阀割据,势力愈强,朝廷想要集权,慕容氏的江山想要坐稳,这些能不解决吗?所以派谁去,也绝不能派顾禹洲去!
朕就不信了,大周人才辈出,这天下难道就只有靠他们顾氏才能守住?
景祐帝虽然一直都未发话,但此刻他的脸冷若冰霜。其实下头的臣子们只要稍微一抬眼,便能瞧见他们的皇上正嘟着个嘴,满脸写着不高兴三字。
这时站在右侧武官之首的高率恰巧就发现了圣上的不悦。
于是他立马瞅准时机,进言道,“启禀陛下。有句古话说,举贤不避亲。臣便斗胆推荐臣弟都指挥同知高密。”
高密?景祐帝听了这个名字,觉得有些出乎意料。
这个高密虽然刚任同知才两年,但从下面的奏呈来看,活干得也算不错。而且他先前便在北路军中历练,也同鞑靼人有过几次交手。
高率举荐他弟弟的确有点裙带关系的意味,但朝廷值此用人之际,这也不是不可以。嗯……不错,可以考虑。
高率见圣上正在若有所思,看来天家还是有所考量。不过谁知道呢?说不定这事没准真能成。
呵,要不是族中就他这个庶出的弟弟还算可以,自己再怎么样也不想推荐他啊……
但高都督的话音刚落,立刻殿中就出现了反对的声音。
“陛下,若是高同知与顾将军之间择一,臣以为顾将军更为适合。”这下英国公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在国家大事上他还是拎得清的。
先前那两万兵马居然没几日就全折进去了,想来此次战事凶险异常。鞑靼人来势汹汹,如若不是经验十足的老将,恐怕难以应对。
高密和顾禹洲?不用说那肯定选顾禹洲啊!
唉……说起来顾禹洲这小子自己也有三年多未见了,也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自己这个曾教他耍枪的老东西了。
张雱说完后,后头的一排武将便依次站了出来。新一轮火花四溅的朝堂辩论赛又开始了……
“顾将军可以,高大人还是太年轻了些。”
“你算老几啊?你一个四品官,也敢对自己的上司随意品头论足了?”
“方大人,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带兵将领,下官们只是各抒己见。总而言之,这三人当中还是顾侯最为合适。”
“高大人早年就在北大营历练过,后来历经五军都督府、北路军等营所。此战又在河套,自然是派高大人出征更为妥当。”
“依你所言,顾将军堂堂一西北汉子到了河套还会水土不服,不能应战了不成?”
…
“好了。”景祐帝等殿下之人叽里呱啦地都发言了一圈后,终于出声暂停了此次朝议。
“这事朕还想听听顾卿有何见解?”他话锋一转,又笑眯眯地看向了今日一直都还未言语的顾禹同。
既然高率都推荐他弟弟了,顾禹洲又是你亲哥,这事你不得发表些意见?
这时朝中众人也都将目光集中到了首辅大人身上。
对呀!太傅今早怎地一句话都未说?
只见那被点到之人神情肃然,他略微抬了抬下颌,便拿起笏板又往前一步道,“启奏陛下。关于当阳之战,臣有异议。”
此言一出,所有大臣皆神色大变。
有异议?
景祐帝听闻也是大吃一惊。
按照自己原来的料想,顾禹同大概率应该会说什么事关家兄,不好发声,回避表决等等乱七八糟的,反正就是不表态之类的话。
但现下他说有异议,这又是几个意思?
作者有话要说:顾大人(可怜巴巴):岳父大人干嘛那么嫌弃我?
沈太师(义正言辞):打住!少在这里攀亲戚,谁是你岳父大人?!
沈太师:你小子,哦……不对,你个死老头子都多大岁数了?别想着来占我家便宜!
顾大人(委屈巴巴,小声比比):到底是谁占谁便宜……
顾大人(一把搂着沈娆):可娆儿是我夫人啊!
沈太师(掏起鸡毛掸子):!!!我信你个鬼!你个糟老头子坏滴hin!
--
感谢【art】小宝贝的地雷,吼吼,作者君会继续加油哒!谢谢【陈子芥】小盆友的营养液!233333333333333333333
爱你们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