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子夫那小丫头显然是吓了一跳,面色愈发苍白,只垂下眼眸,也不言语。
哎刘娉这爱让人出丑的脾性还是没改啊
怎么不答话?可是不敢了?她又是一番逼迫。
我微微皱眉,旋即掩了过去,冲着她嫣然一笑,您现下正用着膳呢,若是这孩子答不上来,岂不是坏了兴致?
她却仍旧不依不饶,盯着我吐了句:你这是要同本公主顶嘴喽?
这要换做从前,我倒是真的要回敬她几句。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我们府这些天刚惹了陛下不快,早没了旧时风光体面,而王美人和刘娉她们这几位倒是渐渐要爬到权利的顶端去。
此时我若是同她起什么冲突,怕是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我只好缄默不语,紧紧握了握帕子。
谁料卫子夫偷偷抬眼瞧了瞧我,忽地深吸了口气,颤颤巍巍地开口,此歌内容大致讲的是:野外野草滋蔓,露水成珠圆圆。有位美丽人儿,眼波顾盼生香。有缘不期相遇,真是合我心愿。野外野草如茵,露水密密晶莹。有位俏丽人儿,纯如水波飞扬,不期让我遇到,把乐和我分享。
我心下赞叹,微微弯了弯唇角。
刘娉挑眉,冷哼一声,端起手边的蜜浆轻啜一口,又问:你不过就是直译罢了,三岁小孩儿都会!有本事就讲讲这首诗歌背后的意味!
子夫定了定心神,平静地接道:奴以为,《野有蔓草》,思遇时也。君之泽不下流,民穷于兵革,男女失时,思不期而会焉。所谓思遇时思不期而会,即战乱的现实男女失时,只有借诗歌表达心愿;诗意的满足背后是现实的缺陷。
刘娉顿了半晌,也不评价对错,只转头挑眉问我,你觉得她解得如何?
我不知道刘娉究竟想下什么套儿,只能先怔怔地开口讲我的看法:私以为,《野有蔓草》的主旨,其实是在说先民对自由婚恋的赋颂。
自由婚恋?刘娉的嘴角都快咧到耳后根去,男女情缘从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婚恋?哪有这般说头!
我恭谨地回道:《周礼》里说: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由此可见,在春秋时期,战争频繁,人口稀少。统治者为了繁育人口,允许大龄未婚男女在仲春时候自由相会,自由同居。《风》诗中许多首诗都反映了这一情况。阿娇觉得,这首《郑风野有蔓草》就是其中一首。
刘娉估摸着还是不大听得懂,撇了撇嘴。
我正要开口缓和两句。
她却忽地想起了什么似的,笑了句:若是如你所言,这首诗歌讲的是自由婚恋那么歌中的那对男女是在苟合喽?
我嘴角一滞,《野有蔓草》写的是非常浪漫而自由的爱情:良辰美景,邂逅丽人,一见钟情,便携手藏入芳林深处,恰如一对自由而欢乐的小鸟,一待关关相和,便双双比翼而飞。率真的爱情,形诸牧歌的笔调,字字珠玉,如歌如画。诗分二章,重复叠咏。每章六句,两句一层,分写景、写人、抒情三个层次,而典型环境、典型人物与典型感情齐备,可谓出之无心而天然合作。此中情义浪漫有趣,用苟合二字,倒是有些亵渎了
放肆!刘娉一拍案几,你说本公主亵渎此诗?我倒是觉得你不知廉耻!
我立马起身,微微行了个礼,表姐莫怪,诗歌背后的含义究竟如何,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大家各抒己见也是好的。
哼,这般淫词艳曲也配在我府里出现?刘娉想必是治不了我,准备拿卫子夫出气。
后者见状,立马请罪道:公主恕罪,公主恕罪。奴日后再也不唱此曲了!再也不唱了!
刘娉拧着一张脸,对着底下的小厮招招手吼了句:把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死丫头拖下去乱棍打死!她这话里的丫头明面上是在说卫子夫,其实大家都晓得是在暗骂我呢。
我虽不想牵连这可怜的小丫头,却实在想不出法子救她。
再者说,此时我若是开口,怕是她更难保住命了。
哎现下只好看个人的造化了!
卫子夫也是个聪明人,立马伏跪于地,啜泣道:公主殿下方才也说了,子夫是个愚人,哪里懂这诗背后的意味
刘娉见她拿自己的话来堵,更是气闷烦躁,唱了这许久的歌,还不解其中意味。我瞧着你也不是个可造之材,日后说不定还要给我们府上惹些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