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学年。
校长柳君德在学校迎新大会上说:“不准早恋!”
有人暗暗吐舌头:“明明听说上一届有一对官方cp呢,怎么轮到我们就不行了呢?”
柳君德听见了,指指学校门口的公告栏:“你说的那一对儿,一个上了北大,一个上了清华,要是早恋有助于学习,我按头让你们恋!但你们能行吗?”
同学:……真不行,那是真不行。
与此同时,姜之瑶跟启夏坐了几个钟头的火车,终于来到了帝都。启夏陪她报道。
秋高气爽的天气,这所知名的文科学府聚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鲜面孔,也不乏一些父母陪着过来旅游的小孩子,提前熏陶这里的精英气息。姜之瑶一袭长衫,启夏也颇配合得换上一套新中式的干干净净衬衫,两个人走在这里,映衬极了这里的古建筑。非常抢眼。
启夏:“开心吗?”
姜之瑶看了眼自己的课本列表:“……不太开心。还是有番邦话。”
启夏笑了:“无妨,反正你也是特招来的。以后我也会帮你补课。”
旁边一个小孩子的父母,看到这边两个人一唱一和地对话,俨然新生模样,为了教育孩子,忍不住过来攀谈。
“小姑娘,你高考考了多少分?”
“不高。”祖奶奶道。
“看看,人家多谦虚啊!考不高还能上北大,你可得加油啊!”那孩子家长对孩子说。不忘又问,“到底多少分呢?”
“三百八。”姜之瑶不慌不忙诚实作答。
孩子家长:……这也能上北大???
在她嘀咕的时候,又过来一个领导人。她认出姜之瑶的模样,赶忙把她请到教师休息室。
孩子家长:……三百八的人还能受到这么诚惶诚恐的接见???
启夏在后面不慌不忙地跟着。似乎看出那家长正在腹诽,扭过头去,淡淡道:“她是有那个实力的。”
孩子家长简直感觉自己见了鬼。
她见到启夏明明颜值爆表,穿了价值不菲的衣服,却跟劳力一样扛了前面那女生的课本,趁他走远,不忘继续教育孩子:“看到吗,还是得好好学习,否则再有钱,也要陪衬给女朋友来扛东西。”
下一秒,有人提醒她:“那好像是今年理科状元……”
孩子家长:……
大学生活就这么开始了。
最终,祖奶奶没有选择住宿。
因为她发觉,自己还是会不习惯。别人用钢笔记笔记,她用毛笔,就能惹来一众目光。舍友带她去必胜客吃牛排汉堡,她问服务生有没有水煮白菜,就会被人揣测是不是穷得慌。
后来还是干脆和启夏一起搬出去,付了首付,买了一套现房。
两个人的学府离得并不远,每天都能一起出门上学。如果没有课,就在家里上自习。
大学里同学谈对象的不少。启夏和姜之瑶的同学都知道他们和对象住。都认为他们发展得不离十了。然而实际上,两人依旧一人住一屋,除了吃饭、探讨学术问题,又或者是蜻蜓点水般的温存,几乎井水不犯河水。
祖奶奶很有理由:
“启夏,我是一个传统的人,自要矜持。如今你我,咳咳,尚未成婚,自然是不能……行那夫妻之礼。”
启夏:我忍。
不过,姜之瑶即便在学校属于老师尊敬、爱好奇葩的异类,和普通同学保持了一定距离,但她和同学们的总体关系处得还算融洽。
一个周六,启夏有事出门,姜之瑶邀请大家来她家玩。
同学们突然发现,这个经常爱穿的长衫的姜之瑶并不是表面上喜欢传统文化……她是真的就是传统文化本化!
谁家客厅不放沙发?
姜之瑶家不放。放罗汉床。姜之瑶解释:“我们中国的家具,不是为了舒服,而是为了大家坐得端庄。仪表得体。虽然身体上不舒服,但是精神上舒服。”
她还点沉香,说是保利秋拍买的。拿翡翠碗吃饭、用紫檀梳子梳头,衣帽间里一水的传统古装,阳台上还有未完成的绣品。
大家稀奇地发现一个问题:姜瑶瑶和她传说中的状元男朋友,居然一人一屋睡觉!
他们善意地提醒祖奶奶:“这个年龄段男生正血气方刚……你这个样子……不怕他劈腿吗?”
祖奶奶她不太明白啥是劈腿。
同学给她解释清楚了,她轻笑,想起高中时的事,自信地振振有词道:“不会的。他的爱好点很奇怪,能对着双曲线笑个没完,对着漂亮姑娘反而喊人家滚。估计对个冰山……是能石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