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的臣子,是汉家的臣子,不是她吕雉的。
天下的子民,是汉家的子民,不是她吕雉的。
因此,在这样的争斗当中,平心而论,死一个人李道然都觉得亏。
没必要啊,要是和匈奴那样的外敌作战,没办法,死了也就只能死了,但是战死那也算是为国捐躯的概念,是英雄。
为了吕雉那样的人死,那算个怎么回事啊。
为了刘邦那样的人死,同样莫名其妙。
李道然是打从心底里不认同长安的,他这才会觉得亏,血亏。
不费一兵一卒,智取长安,按理来说这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也是正常不过的,讲道理就应该这样。
她凭什么占着长安?
第二天。
日头高照,风雪交加。
潼关前,十万楚军逼近,排兵列阵一如项羽。
这样的事情刘邦见到会厌恶,潼关守军当中从楚汉争霸战场上存活下来的老兵们见到,也多少会头皮发麻,毛骨损然。
更加不用说,对面领军的韩信和英布,都是当世一等一的帅才将才,小兵见了发抖,只怕是守将看见了也发愁。
这可怎么办才好。
而如今,说实在的是,李道然没想到有一天有人拿他和项羽相比。
不过如今韩信不止是韩信,而同样是李道然的时候。
其实他的排兵列阵,反而更加是倾向于项羽的,一方面因为他带领的就是楚国将士了,这些将士们也轻车熟路的,都是老楚兵了,没什么可说的。
二来,项羽是兵势家代表人物。
其用兵如神,没什么好说的吧。
项羽算是死在了韩信手上,而韩信步了项羽的后尘,死在了刘邦手上。
有人说韩信不够聪明,只会兵法,殊不知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当韩信一门心思琢磨怎么帮助刘邦打败项羽的时候,这个刘邦反而琢磨着要怎么过河拆桥,这没办法吧,项羽总是要有人打的,可刘邦这样的人……也是绝了……
这样的事情,想想都会令人后脊背发寒,但刘邦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这样的人是存在的。
如今的“韩信”,可以说在经历了楚汉战争后,如果这样的良弓没有藏,这样的天才还能有机会,能够对应的场合发挥出他的才能。
那么应该是惊为天人的。
现在的李道然,同样有这种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