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临侯上京都那是每年必行,但将赵正留在顾府学习可是临时而为,顾九烟又从哪里得知?
只见顾莲眉神秘兮兮的转到一侧柜子里拿出一封信,双手恭敬呈给楚祯。
那信上的落款写着武临小侯赵正。
信中内容大约就是表明了一些对顾九烟针绣的夸赞,渴望得见一面的仰慕。
文字略带风流,有着一股不可言喻的挑逗之意。
如果这封信顾九烟真读过,那赵正对她的那份心思,她便早就了然于胸。
这封信可是娘费了好大功夫才从管家那里得来的,殿下你也知道我们深闺女子不能随意收陌生男子的信。
顾莲眉忍不住抿嘴偷笑,这段时间爹频繁外出,一回来便又要铺张宴席招待商家官员,管家没机会说上几句话,只忙着处理这样那样的事儿。
如果不是这一堆机缘巧合,这封信她们还得不到。
天都在帮她们,顾九烟这次算是死到临头了!
赵正曾做过楚祯的书童,笔迹如何他自然一清二楚,这的确是赵正亲笔书写。
难怪赵正第一次见过顾九烟就送琉璃玉膏这么重的礼物,原来是他以为那封信已表述钟情,玉膏那是作为定情信物来送的。
可惜顾九烟那天却是不近人情,不但将这玉膏分给了顾莲眉,还给了他一顿好脸色看。
果然是带刺的冷蔷薇,扎人都不带留情。
但在那之后,赵正并没有放弃追求顾九烟,每日都到红轩院徘徊游荡。
为的不单单是刺绣,还为得到顾九烟这个人,得到顾府的家财,也正是赵正表露的这一切迹象,才让凶手利用了他对顾九烟的痴心。
若真如顾九烟所说,那凶手用了那幻草,赵正看着的幻觉就一定是她,不然他又怎么会死在红轩院而不是别的院落,为什么赤身就更好解释了。
这封信算得上是证物,本王收走二小姐没意见吧?
楚祯将那信收在了自己袖中。
这个当然,殿下英明神武,相信此案很快就会真相大白!
顾莲眉双眼放光,激动地险些跳起来,殿下一定是将顾九烟当成了一个嫌疑人,不然又怎会收走这东西做证据。
本王先前听闻那死去的郑家公子跟顾大小姐似乎也有些关系,不知他二人之间是?
楚祯本要走,但心头又起了疑惑。
顾九烟就是表面上看着冷清,骨子里不知多媚,在殿下面前我也不敢说谎,瑞表哥是个急色性子,每年宴席都对她眉来眼去,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您说是吧?
顾莲眉语声越压越低,眉头一皱,有些嫌弃的啧啧两声。
也就是说郑瑞很早就已经对大小姐有意了,并且还曾示好过。
楚祯恍然明白了什么似的,点了点头,那天的陷害是有意为之,原来顾九烟不是有未卜先知之能。而是那郑瑞早就居心不良。
那就不足为奇了。
这二小姐跟大小姐之间真是天差地别,一个言语粗俗,一个端庄大气,真是没得比。
陆风出了顾府,当下便忍不住一吐为快摇了摇头。
顾北堂当年经常在外,对两个女儿是疏于管教,长成什么样全看他们的娘。
顾莲眉如此作态不难知道郑姨娘是如何,但能教出那么一个气度不凡的顾九烟,这柳夫人也不是泛泛之辈。
去一趟郊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