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琬拎着篮子从全聚福出来,谢掌柜执意想买她的方子,在她委婉拒绝之后,就被请了出来。
谢掌柜作为生意人,处事还算圆滑。虽然她不愿意卖方子,谢掌柜没收她茶钱,只当请她喝了一壶茶,还说如果想通了愿意卖方子,还是可以来找他。
她仰头看了看天,不禁要怀疑自己是不是假穿越了,剧本和她想象的根本不一样。
为什么故事里那些穿越前辈随便带点野货都能跟大酒楼搭上线,用不了几次就能和掌柜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到她这儿就强买强卖了?
背后传来均匀的呼吸声,谢琬曲着手臂轻轻拍了拍背上的小人儿,小耳朵趴在她背上睡着了。
她漫无目的的走了一会儿,找到一个阴凉地方坐下,篮子放在一边,掀开露出里面的面筋串儿和钵仔糕。
她弯腰放平背部,让耳朵安然的趴在背上,小心的解下系在腰上的布巾,小心翼翼的把小耳朵从背上挪进怀里,他在她怀里不安的动了动,找了个舒服的位置又睡熟过去。
谢琬拿着布巾给他擦了擦脸和脖子,就这么抱着他坐在阴凉的地方看着街上的行人。怕吵醒小耳朵也不吆喝,卖东西完全随缘。
有时候有人过来问,倒也让她零零碎碎卖了一些出去。谢琬又卖出去一个钵仔糕,她机智加了价,钵仔糕两文钱一个,面筋还是一文。客人们看这东西新奇,也不讲价,谢琬心里暗爽。
经了这一事她深知有时候胆子得大一点,不能以她自己的眼光看手里的东西。也许在她看来这不过是一块小小的钵仔糕,做起来既不费材料、也不费时间,根本不算稀罕。但在古代,这样的口感兴许十分少见。
她完全可以更自信一点,既然没人愿意跟她合作,就自己慢慢做好了。反正目前每天来一次镇上,只要篮子里的钵仔糕和面筋串儿能卖完,暂时也够她养活自己和小耳朵。
等孩子大一点,她自己本钱也多一点的时候,就可以做其他吃食,把摊子铺排的大一点。
客人走后,她突然感受到一道强烈的视线,抬头四处看了看,没看到人。
低下头将小耳朵往怀里揽了揽,这样抱着其实很热,但是她没办法。不能把小耳朵重新背到背上,这会儿除非有牛车或是马车,她才能抱着睡着小耳朵坐车回去,不然就只能等这小子睡醒之后再回去了。
突然,她又感受到那道强烈的视线,谢琬抬头到处找了找,终于在大路对面的凉茶铺子里看到一个穿着红色衣袍的少年。
距离太远,看不清样貌和年龄,但是那人正对着她的方向坐着,身姿笔直,眼睛好似直直的看着她。谢琬垂下眼睫,背脊一凉,心底发麻,总觉得那神色不是善意。
等她再次抬起头,那人已经起身,站在一棵树后看她。这时她已经能看清他的样貌,大概十三四岁的年纪,一身喜气的红衣穿在他的身上却显出一股冷硬。他长得十分漂亮,唇红齿白,五官精致,气质却十分清冷,带着几分与年龄不符的肃杀。
他一双幽黑的眼眸不带丝毫情绪的看着谢琬,仿佛在看一件死物一般,让人无端端感到害怕。片刻之后,清秀的眉峰微蹙,又仿佛有些迷茫。
谢琬坐立不安,很想马上站起来就走。这时却来了个客人:“这个怎么卖?”
来人蹲在她的篮子边,拿起一个钵仔糕问她:“这个叫钵仔糕,香甜软糯,两文钱一个。”
“这个呢?”
“面筋串儿,绵软有劲道,一文钱一串。”
“好,这个给我来三个,这个来五串儿。”
谢琬手脚麻利的给个人拿了三个钵仔糕,五串凉拌面筋。十一文钱收进钱袋,她却一点都开心,因为那个红衣少年已经站在她的面前。
少年的目光如刀一般盯着她的脸看了许久,又把目光转向她怀里的小耳朵。谢琬伸手揽着小耳朵,企图遮住小耳朵的脸,强自镇定道:“这位小公子,要买钵仔糕吗?”
听到她的话,少年把目光转到她篮子里的糕点上,谢琬赶紧拿竹签串了一个递给他:“很好吃的,你尝尝。”
少年盯着她看了许久,就在谢琬快要支持不住想要落荒而逃的时候,少年伸手把她手里晶莹剔透的桂花味儿钵仔糕接了过去,咬了一口,刚刚还冷然的墨色双眸有一丝闪神,周围冷凝的气氛慢慢消散。
他三两口吃完手里的钵仔糕,又把视线放在露在外面的面筋串儿上。谢琬已经顾不上其他,赶紧拿了两串面筋递给他:“这个是面筋串儿,酸辣口,很开胃。”
少年骄矜的点了点头,玉白的手指接过她手里的小吃食,一口一口吃起来。即便是站在街边吃东西,少年的吃相依然算得优雅。他吃的非常快,却一点都不狼狈。
吃完手里的东西,从衣服里拿出一方绯红的帕子擦了手脸,复又看着谢琬:“你不是这里的人?”
谢琬心下一惊,这少年到底是什么人?难道和原身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