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天气越来越燥热,谢琬趁着早上和傍晚凉爽后,整理屋后的菜田。她做活慢,又怕虫子咬,用了三天时间才把一小块菜田拾掇整齐。
虽说累得够呛,看着后院一片整齐的样子,心底满满都是成就感。再幻想一下这片空地结满番茄、青椒、小黄瓜的模样,心里不要太美。
她计划着下次去镇上,就买些菜苗回来种上。
这次的小木碗个数多,用的时间也比较久。期间那位黄有福家的婶子又找借口来过她家几次,谢琬依然强硬的将她拒之门外。
趁着去谭娘子家看小木碗的进度,打听到这位婶子本身姓秦,村里人都叫她秦氏。
秦氏家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小儿子是个病秧子,从小身子骨不好。为了给小儿子看病,他家一直过得捉襟见肘,两个女儿也嫁的不好。
人啊,一旦苦日子过久了,心性就变了。
谭娘子一听秦氏找过谢琬,还给她送过肉汤,脸色一变,拉着谢琬到一边,悄悄给她讲了一些众所周知的秘密。
秦氏家过得什么日子,同在村子里的人多少知道点。半年能喝到点肉汤都算稀奇了,还舍得往外面送,绝对不正常。
谢琬听到这里,心里也算有底了。秦氏找她绝对有所图,而且所图不小。
等小木碗的这段时间,谢琬也没闲着,继续琢磨可以卖的吃食。
如今天气这么热,她就把目标放在应季的吃食上。
在这个时代,没有好的保存技术,也没有反季节大棚技术,吃什么都是跟着季节走。
一天傍晚,她抱着小耳朵出门遛弯时,看到一大片西瓜地,翠绿的瓜藤下窝着一个个饱满齐整的西瓜。
谢琬顿时觉得口舌生津,馋的不得了。打听到瓜田的主人,直接买了两个大西瓜回来,放到井里湃着。
第二天早上弄完屋后的田,直接捞起一个西瓜切了一半。
在井里浸了一夜的大西瓜,皮薄瓤红,咬一口,甜丝丝又凉悠悠,好吃的不得了。
夏天果然要配西瓜才完整。
小耳朵坐在盆里眼睁睁的看着娘亲坐在屋檐下享受的吃西瓜,差点气哭。一双小胖手指着谢琬,不停的控诉。
谢琬想了想,榨了一碗西瓜汁,放到不凉了,小心的喂他喝了几口。
这家伙是个识货的,喝一口就停不下来,自己尖声叫着要拿手抱碗。
谢琬不让,他还和她斗气。小胖身子往旁边一扭,气到不理人。
不曾想,这一下恰中谢琬下怀,本来凉的东西就不想让他多喝,怕喝坏肚子。他扭头不理人,谢琬也不劝,端着碗自己喝光,直接把碗放回灶屋。
小耳朵回头,瞪着大眼睛愣了半晌。
谢琬摸摸他的脸,突然想到一个主意。
回到厨房,迅速榨了一碗西瓜汁,又切了一些西瓜放到小碗里。找出做钵仔糕的材料,直接用西瓜汁调粉浆,然后将调好的粉浆倒进放了西瓜肉的小碗里,上锅蒸,一刻钟后,粉嫩嫩的西瓜味儿钵仔糕新鲜出炉。
放到井底凉过之后,用筷子叉着吃,一股浓郁的西瓜味扑鼻而来,口味清甜。用西瓜汁调的粉浆蒸过之后,凝固的钵仔糕粉粉的,带着些透明,像果冻一样,十分美貌。里面的果肉被蒸熟又凉过之后,吃起来和生的差不多,并没有什么怪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