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琬交了一文钱,提着篮子上车的时候,一只粗糙的手伸过来帮她拎篮子。
谢琬抬头道谢,一双熟悉的三角眼映入眼帘,她顿了一下,手抓着篮子没松开,客气道:“谢谢秦婶,我自己提就好。”
秦婶抓着篮子的手暗暗使了使力,没挪动,讪讪的松了手。
谢琬坐上车后,秦婶坐在对面,眼神不住的往她篮子上瞄。
为了保持温度,谢琬在篮子里盖了一层深色的布。而她新制的小木桌可拆卸,架子收在篮子里,当做桌面的小木板放不进去,直接横在篮子上。
秦氏看不到里面装了什么,她听村里人说过这个新搬来的年轻寡妇有点小手艺,有人见过她在集市上卖东西。
她眼珠动了动,开口道:“谢娘子,篮子里装了什么?”
秦氏一开口,车上坐的几个妇人视线都转过来,秦氏瞬间像是得到鼓励似的,伸手想扒谢琬的篮子,嘴里道:“又不是什么不好的东西藏得这么严实?都是邻居,看看又不会怎样。”
谢琬一手按住篮子,惯来柔和的脸上没有半分表情:“秦婶子,我这篮子里确实没有装什么不好的东西,不过是些小吃食,没什么好看的。”
秦氏瞪了瞪眼睛,周围的妇人都不说话,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谢琬面色冷淡,虽然身量娇小,长得也很清秀温婉,冷冷看着人不说话的样子,却是气势凌然,让人不敢小看。
秦氏面色僵硬的收回手,老实了。
谢琬不再说话,一只手抓着篮子,另一只手伸到背后拍拍小耳朵。小家伙感受到娘亲在拍他,小脑袋扬起,小胖手啪啪的拍谢琬肩背,嘴里吚吚呜呜的说着话。
谢琬脸上冰川消融,嘴角轻轻牵起。
小耳朵就是她的开心果。
坐着牛车到镇上,时间还很早。
谢琬拎着篮子,熟门熟路的在路边找了一块空地。取出木桌板,又从篮子取出木架展开,将木桌板架在上面,一个简易的小桌子就成了。
这个灵感来自于谢琬前世看到过的做手机贴膜的小商贩,背个大背包,随便拎个小桌子坐在街上就能做生意。
穿越后的谢琬表示,劳动人民的智慧果然是无穷的,这些小心思为她带来不少方便。
小桌子架好,谢琬取了两碗凉糕摆上,四个口味的钵仔糕一样拿两个出来摆上,用油纸包着的面筋串儿也摆到旁边。
所有的商品展示完毕,她清了清嗓子,酝酿了一下,开始冲着路人吆喝:“丝滑甜糯的凉糕,软糯可口的钵仔糕,麻辣开胃的面筋串儿,便宜又好吃,都来看看呐!”
路人看到谢琬面前的小桌子,很容易就被吸引了目光。
她将吃食全部展示出来,钵仔糕晶莹剔透,能够看到里面包裹着果肉、桂花、红豆、果脯,光看就觉得十分新奇;凉糕软软白白的躺在原木色的木碗里,外表光滑细腻,团子一般软嫩,看到就想吃;而面筋串其貌不扬,看不出什么特别,但是这种串成串儿的卖法也很新奇。
有人站在一边看了一会儿,忍不住上来询价:“你这吃食怎么卖?”
谢琬笑着道:“面筋串儿,麻辣开胃,一文钱一串,钵仔糕有四个口味,红豆、蜜饯、桂花、西瓜,两文钱一个,凉糕有两个口味,红糖和糖桂花,都是五文钱一碗。你看看吃点什么?”
谢琬故意把每样吃食的价钱和口味介绍一遍,周围看热闹的人全都成了她的潜在顾客。
那人指着凉糕一脸吃惊:“你这个叫什么凉糕的居然卖五文?”
谢琬早就料到这种情况,将准备好的说辞拿出来:“这位客官,这凉糕是我家祖传手艺,我想除了我这里,你在别处绝对没有见过这种吃食。我这糕点手艺复杂,味道细腻丝滑,还有专门调制的糖卤,我敢保证你从来没有吃过这种味道。而且是带碗卖,五文钱很便宜了,你要是在这里吃完,把碗还我,退你一文钱。”
那人看了看,没被谢琬忽悠,要了两串面筋,一个西瓜口味的钵仔糕就走了。
谢琬收了钱,继续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