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人是三节草 续集460——477

460.乐山名小吃——油炸豆腐干

这篇源于#乐山美食记录#【油炸豆腐干】

在我们这曾经“九宫十八庙”,做过宋朝县城的古镇上,每天大街上都响着响亮的“油炸豆腐干,薄饼、卡丝饼”的诱人叫卖声。

卖这三种地方特产小吃的那个矮壮中年妇女骑在三轮电瓶车上,淳朴的叫卖声从电喇叭发出,录的她声音。

这家人很聪明。

她丈夫的家族是在本地最早使用“电机打米”的,她家现在又是第一个录音播放叫卖声。

过去,油炸豆腐干是挑着担子到处转,人工叫卖的。

在我们这清溪古镇,卖油炸豆腐干最正宗、生意最兴隆的,除了这姓杜的一家,还有姓陈的一家,他们都在正北街。

姓杜的这家生意做得更大些,一般不在本街卖,如前所述,开电瓶车到别的街道和四周乡下去卖。她丈夫主要修理电器。

油炸豆腐干的味道很丰富,很刺激。

所以我的老同学们从成都、西昌、重庆、上海来,在车站接到他们,我首先请他们吃这个。他们说真香真好吃,尤其女同学赞不绝口。

这种小吃的生产工艺很复杂,卖油炸豆腐干的天天忙到深夜,很辛苦。

先把泡好的黄豆磨成浆,放在锅里做成雪白的豆腐。

再把豆腐切成一个个小块薄片油炸,炸得一派金黄。

然后将红白萝卜切成细丝——这很考手艺,因为要粗细整齐。

然后将辣椒、花椒、胡椒炕脆,把黄豆炒熟,都舂成细粉。

在碓窝里舂。

我一篇小说描写一个新学舂粉的,“手握钢钎,像和敌人作斗争一般杵下去杵下去”。

第二天出摊。别人要吃了,戴着透明手套,麻利地把炸得香喷喷的豆腐片割开成中空,以便填充美味的内容。

然后熟练地填充进新鲜的萝卜丝,一一放进花椒、海椒、芥末、炒黄豆粉、核桃油,用筷子搅拌,再把这填充了内容、调和了调料的油炸豆腐干用筷子夹着放进装着糖姜醋的玻璃瓶子里,像用瓢舀水般舀满甜香的姜糖醋递给你。

吃的人接过来,吃得满嘴淌醋,辣得啧啧称赞,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尤其妇女和小朋友,吃得不想走。

本地人是从小吃起。

薄饼原理和油炸豆腐干相同,只是包萝卜丝和调料的是薄薄的一层米饼,纸一样半透明。

卡丝饼则填充的内容不同。

总的来说,还是油炸豆腐干和薄饼新鲜动人、美味香甜、麻辣刺激,且有着很多年传统,工艺成熟。

现在油炸豆腐干还上宴席了。

饭馆、农家乐都有向杜家预定,因为客人需要。

配图是即将摆上宴席的油炸豆腐干。圆桌上大盘子中间碗里是甜姜醋,醋碗周围就是金黄色的已经灌满萝卜丝放好调料的油炸豆腐干。上菜的时候每桌放一盘,每人一个。

图一为就要上宴席的成盘油炸豆腐干。

图二为清溪镇宋城墙遗址,清溪镇在宋代曾作过县城。

图三、图四为清溪街景。

图五为杜家油炸豆腐干店,男主人已外出修电器,女主人已开着电瓶车去卖油炸豆腐干。图中老大娘为他们的母亲,门口坐着的老大爷是等男主人回来修电器的。

图六为已装好萝卜丝和调料的几个油炸豆腐干。

图七为:左上,未装入萝卜丝和调料的油炸豆腐干;左下,装好的博饼;右下为已装好萝卜丝和调料的油炸豆腐干。

461.在头条发一微视频

【蜜蜂真聪明】

不但精通采花酿蜜的工艺,还懂得审美,把它的巢修建得这么圆形这么精致,并且懂得人性,知道在我这样善良的人的头上修筑巢穴非常安全。蜜蜂巢穴下面就是我的床头。

不知道什么时候,一只大蜜蜂已经在我床头上方天花板上建成一个精美光滑的圆形蜂巢,我拍视频时它从外飞回,钻进它那美丽的新家,似乎在为这视频作证。

我继续拍,它又飞出巢穴,朝我友好地飞来。

后来我发这微视频的时候,加上一句: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462.谁赚了?

先老大娘几乎一整天不离开她在河滩上开辟的菜地,拣石头、松土、播种、栽菜苗、浇粪……,好像要从土里刨出金银财宝才罢休。冯小伙在河滩闲逛,到真捡到一块奇石,上面居然有着草书书法那样一个“画”,冯小伙因此发了。但是,先老大娘成天时钟一样不停地动,身体越来越好,根本看不出已经快八十岁。

463.话题

楼下一个80多岁的,成天和人高声谈论谁又死了、哪个地方又死了人……,他并且说他死也该死了,因为活了80多,早就该死了。

他几乎每天都是这个话题。

他是到这里租房的。

464.心情、命运不一样

一只飞蛾,在一个躺在沙发上的人眼前缓缓飞舞散步,神态优雅。那个人悄悄摸到电拍,“啪”的一声把那无辜的飞蛾打死。

465总是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