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风真宜人呢。宫中人皆换装了,因方过立夏之缘故。虽然还未至热得要用纨扇时节,准备着总是好的。尚功局早着女史送来了应时的各样小扇,我与赵侍儿闲选着。净素紫檀木扇骨的最为清雅,梅花形的就宜赏玩,满月扇典雅些,海棠花形的较为可爱人。扇骨嵌白玉的看来贵重,可还是清意些好罢。所以就只选了紫檀木的。有些扇面织绫隐芍药文甚麽的,还有的题了字。赵侍儿说选素面的请陛下、皇后殿下题好不好呢。我觉得主意不错。
今日四月十七,风真可人儿意,山节子香满了院庭,殿院紫薇花亦开了满树。想起了一句不知谁说的甚麽“紫薇花开好”之类的来着,约莫就是这个意思。
注一:据《初学记卷二十五器物部上扇第七》【梁简文帝《谢赉扇启》】“垂赉细绫大文画柳蝉山扇一柄,”唐之前,梁时即有绫扇。
《初学记卷二十五器物部上扇第七》“【梁简文帝《谢赉扇启》】臣纲启,传诏饶僧明奉宣敕旨。垂赉细绫大文画柳蝉山扇一柄,文筠析缕,香发海檀,肃肃清风。即令象簟非贵,依依散彩,便觉夏室含霜。饮露青蜩,应三伏之修景;群飞黄雀,送六月之南风。蔽日垂阴,薰泽惭采,浮凉涤暑,苹末愧吹。圣人造物之巧,俯萃庸薄;王府好玩之恩,于兹下被。顶戴曲私,伏增欣跃。谨奉启事谢闻。谨启。”
注二:据《南史卷二十九列传第十九》、《南史卷三十列传第二十》,南朝时之达官贵人皆常自持小团扇。甚乃南朝时之达官贵人有以自持之小团扇自掩口唇而笑者。
1、据《南史卷二十九列传第十九》“元嘉初,中书舍人秋当诣太子詹事王昙首,不敢坐。其后中书舍人弘兴宗爲文帝(南朝刘宋文帝)所爱遇,上谓曰:「卿欲作士人,得就王球坐,乃当判耳,殷、刘并杂,无所益也。若往诣球,可称旨就席。」及至,球举扇曰:「君不得尔。」”
此《南史卷二十列传第十》载“文帝初封宜都王,镇江陵,以琅邪王球爲友,”之南朝刘宋文帝之友王球自举之扇,自当乃自持之小扇。若乃大团扇、大方扇、长扇诸等,侍从所执之者也。
《南史卷三十四列传第二十四》又载“中书令王球以名公子遗务事外,与延之雅相爱好,每振其罄匮。”
2、据《南史卷三十列传第二十何昌宇》“(何)昌宇后爲吏部尚书,尝有一客姓闵求官。昌宇谓曰:「君是谁后?」答曰:「子骞后。」昌宇团扇掩口而笑,谓坐客曰:「遥遥华胄。」”
此处南朝齐明帝时吏部尚书何昌宇自掩口唇而笑之团扇,自乃是能使吏部尚书自持之能自掩口唇之小扇也。若乃大团扇、大方扇、长扇诸等,侍从所执之者也。
注三:唐之前,梁时即有绫扇。唐时扇有罗扇、织绫扇、青纸扇、纸扇等。
1、《全唐诗卷五百九顾非熊子夜夏秋二曲》
相持薄罗扇,绿树听鸣蜩。君筵呈妙舞,香汗湿鲛绡。
银床梧叶下,便觉漏声长。露砌蛩吟切,那怜白苎凉。
2、《全唐诗卷五百四十一李商隐燕台四首》
前阁雨帘愁不卷,后堂芳树阴阴见。石城景物类黄泉,
夜半行郎空柘弹。绫扇唤风阊阖天,轻帷翠幕波渊旋。
蜀魂寂寞有伴未,几夜瘴花开木棉。桂宫留影光难取,
嫣薰兰破轻轻语。直教银汉堕怀中,未遣星妃镇来去。
浊水清波何异源,济河水清黄河浑。安得薄雾起缃裙,
手接云輧呼太君。
3、《全唐诗卷七百六十一詹琲追和秦隐君辞荐之韵,上陈侯乞归凤山》
谁言悦口是甘肥,独酌鹅儿噉翠微。蝇利薄于青纸扇,
羊裘煖甚紫罗衣。心随倦鸟甘栖宿,目送征鸿远奋飞。
击壤太平朝野客,凤山深处□生辉。
4、《全唐诗卷八百四十六齐己城中晚夏思山》
葛衣沾汗功虽健,纸扇摇风力甚卑。苦热恨无行脚处,
微凉喜到立秋时。竹轩静看蜘蛛挂,莎径闲听蟋蟀移。
天外有山归即是,岂同游子暮何之
5、《全唐诗卷八百九十四词六顾夐遐方怨》
帘影细,簟文平。象纱笼玉指,缕金罗扇轻。
嫩红双脸似花明,两条眉黛远山横。
凤箫歇,镜尘生。辽塞音书绝,梦魂长暗惊。
玉郎经岁负娉婷,教人争不恨无情。
注四:紫檀木,白檀木、沉香木于魏晋南北朝乃至唐为像雕刻用木、家具、器用木之常见。
1、《太平御览宋李昉等卷第六百五十七释部五像》
《像记》曰:梁武帝天监元年正月八日,梦檀像入国,因发诏往迎像。按《佛游天竺记》及《优填王经》云:佛上忉利天,一夏为母说法。王臣思见,优填国王遣三十二匠及赍旃檀,请大目连神力运往,令图像相。既如所愿,图了还返,坐高五尺,在祗洹寺至今供养。帝欲迎请此像,遣决胜将军郝骞等八十人应募往。达,具状祈请,舍卫王曰:“此中天正象,不可适边。”乃命三十二匠更刻紫檀,人图一相。卯时运手,至午便就,相好具足,而像顶放光,降微细雨,并有异香,……
2、《太平御览宋李昉等卷第七百六服用部八床》
《异苑》曰:沙门支法存,有八尺沉香板床。刺史王淡息切求,不与,遂杀而籍焉。(籍,没也。)后息疾,法存出为祟也。
3、《太平御览宋李昉等卷第九百八十二香部二旃檀》
《三国典略》曰:周师陷江陵。初,梁主以白檀木为梁武之像,每朔望,亲祭之。军人以其香也,剖而分之。
崔豹《古今注》曰:紫旃木,出扶南林邑,色紫赤,亦谓紫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