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54. 麻了 让便宜哥哥大吃一惊!

姜宁离开家的第十天。

女儿们要睡了。

林如海从明光院出来,算着日子,最多再有三两日,姜妹妹就该到李家了。

这十天过得像十个月一样长。

姜妹妹不在家,黛玉绯玉脸上的笑少了许多。

若不是想着家里还有两个女儿,他简直都想住在衙门算了。

好日子他已选定了,盼着李师兄手松些,就应了这个最近的罢。

姜宁下船登岸时,天有些阴阴的,风能把她裙摆上的碧玉佩吹动,似乎要下雨。

她看了一小会岸上的风光。

与九年前她离开京城时相比,一切似乎都没有变化。

林平、林平媳妇和李家的管家陶石两口子共四人在一旁商议过后,林平媳妇来说:“怕要下雨,请娘子和陶管家先去李大人家,我们把聘礼安顿好了,明日再去拜望。”

现下姜宁的身份

介于“和离后的妇人”“放妾”与“未婚姑娘”之间。她既然要在李家做一段时间备嫁姑娘,便不好还和在林家时一样,事事自己做主,任意指使管家们。

路上这十来天,如赶路还是暂歇,几十号人吃多少饭,怎么吃饭这等事,她一概不管,都由两家管家商量着来。左右林平两口在,再怎么也委屈不着她,她也乐得省事。

这种不用操心任何事,只管顾好自己的轻松感觉,她多久没有过了?

——好像从绯玉出生后,她心里就一直没少过事!

现在她当然还是免不了担心女儿们,可再担心她也见不到,摸不着,都是瞎担心,为什么不放宽心,让自己高兴点呢?

若林如海在她还不放心,她也没必要再嫁他一次了。

姜宁和丫头们坐上李家派来的车轿,在下雨前赶到了李第。

一双陌生的,不属于她带来的任何一个丫头的手伸进轿内来扶她。

轿内光线暗,但姜宁能看到这是一双年轻女人的手,肌肤丰润细腻,保养得宜,手腕上悬着一对玉镯,并不算贵重,但很衬肤色,指甲没染,手指上也没有戒指等其它首饰,袖口的料子是湖绸的,里衬似乎是杭罗的?并不很名贵,但也绝不跌了身份。

姜宁握住这双手探身出轿,看到一个年约三十上下,姿容清丽的妇人笑意盈盈望着她,先似乎一怔,然后忙扶她下来,笑说:“可算等到姑姑了。”

嗯……姑姑。

在来的路上,姜宁就做好会有好几个比她大的侄子侄女侄媳妇的准备了。

听称呼,看样貌,观打扮,眼前这位妇人便应是李大人李元成的长子媳妇祝氏。

李大人和邓夫人共三女两子。

长子李世愈,今年三十有一,去年——太子谋反时——中了一甲进士,被选入翰林院做庶吉士。

李家至他已是一门三进士,祖孙三翰林了。

三个女儿,长女李世英,次女李世荣,三女李世达,听陶石媳妇介绍,分别是一十九岁,一十七岁和一十岁。

李世英的公公前年没了,她随婆婆丈夫回老家守孝。她丈夫尚无功名,不知何时还能进京。李世荣去年已随夫家外调赴任,也不在京中。只有李世达前年才成婚,嫁的是现任顺天府尹的次子,去年生了个女儿,未生育前,常和女婿回门来拜望李大人邓夫人。

还有一个十五岁的小儿子李世凛,尚未定亲。李大人为正三品京官,可以荫恩子孙,李世凛已在今春入国子监就读。

以上只是李大人和邓夫人的子女。李家上还有一位邓老夫人,下还有李世愈和祝氏的三女一男。总共算起来,在李第住着的,是四世同堂,共六女四男十个人。

姜宁的义母邓老太太;

她的义兄和嫂子,即李大人和邓夫人;

她的大侄子李世愈,大侄媳妇祝氏,还有小侄子李世凛;

她的三个侄孙女:李令文,李令智和李令信,还有大侄孙李令德。

再加上她自己是十一个。

光李大人和邓夫人两个人就能绵延出这么多子孙……

想想目前林家算上姜宁才一共四个人。

人丁稀少,确实显得寥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