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1章入关主持大局

经过细风令哥的提醒,进入了大散关关城的白高国士兵立刻小心起来。</p></p>这可是进入了人家的地盘,若是真有埋伏可不是闹着玩的。</p></p>他们仔仔细细地搜查了大街小巷,房屋院子。</p></p>在确认了果真没有任何人影后,细风令哥感到不解。</p></p>白高国南大营外面的野利苏荣父子此时都皱起了眉头。</p></p>这座雄关怎么这么容易就进去了?</p></p>这可是十几年来第一次进入大散关!</p></p>他们曾经尝试过多次攻城,都无法得手。</p></p>这次怎么这么容易?</p></p>从他们的视角,连一点像样的抵抗都没有。</p></p>“父帅,有些不对劲。”野利遇奇倒吸一口凉气。</p></p>“会不会中了南宁人的埋伏?”</p></p>野利苏荣却摇了摇头:“若是中了埋伏,这会早就打起来了。”</p></p>“五万人进入关城,用不了一刻钟就可以把关城搜检个遍。”</p></p>野利苏荣说得不无道理。</p></p>再大的关城,也经不起五万人的检查。</p></p>大宁的军队总不能把埋伏设在关外。</p></p>“恐怕,他们是弃关而逃了!”野利苏荣捏了捏自己的扳指。</p></p>“弃关而逃?!”野利遇奇惊讶地问。</p></p>这怎么可能?</p></p>对面的可是南宁最为强悍的狄武襄!</p></p>他向来以守城战见长。</p></p>怎么可能会轻易地弃城而逃?</p></p>更何况,昨夜他们还在大张旗鼓地闹腾?</p></p>野利苏荣叹了口气:“看来是我们过于死板了。”</p></p>“没想到连狄武襄都学会了耍花招。”</p></p>野利苏荣在这一刻开始感叹自己的老迈。</p></p>他与狄武襄二人在天都山到大散关一带拉扯了十余年。</p></p>两人几乎都是采用正面硬刚的方式对垒。</p></p>一定程度上他很佩服狄武襄。</p></p>在几乎没有骑兵的情况下,还能和他打的有来有回。</p></p>他曾经立誓,如果有朝一日抓住了狄武襄,他一定会向皇帝求情。</p></p>也正是这种固有的思维,让他认为大宁的骑兵骚扰是狄武襄出战的前奏。</p></p>若不是粮草所剩无几,他几乎一定会等在关外和狄武襄决战。</p></p>他很期待这次没有了镇西军的狄武襄的表现。</p></p>“父帅,你是说这几天他故意的扰乱我们是为了逃跑?”野利遇奇皱了皱眉。</p></p>野利苏荣呵呵一笑:“不然呢?”</p></p>“现在才明白已经晚了。”</p></p>“他一定躲到山里去了。”</p></p>野利遇奇恍然大悟:“原来如此。”</p></p>这时,从大散关内跑出来十几骑,他们直奔野利父子而来。</p></p>“报!”</p></p>“大帅,我军不费一兵一卒攻下大散关!”</p></p>“大散关内敌人已无影无踪!”</p></p>“细风将军恭迎大帅入关!”</p></p>来报信的是细风令哥派出的人。</p></p>野利遇奇一拱手单膝跪地:“父帅,请入关主持大局!”</p></p>其他的将领也都附和:“请大帅入关!”</p></p>野利苏荣微微一笑:“不管怎样,我们都拿下了大散关。”</p></p>“遇奇,给朝廷报捷!”</p></p>“就说大军血战三日歼敌无数,攻下大散关!”</p></p>野利遇奇重重点头:“遵令!”</p></p>这并不是野利苏荣冒功,实在是军中常规操作。</p></p>将领带兵打仗,最怕的就是朝中有人构陷。</p></p>回击这种谗言最佳的方法就是用捷报堵嘴。</p></p>捷报越大,效果越好。</p></p>所以他们往往会夸大军功报给朝廷。</p></p>一来可以堵住政敌的攻击,二来还可以让朝廷有信心。</p></p>这样就可以给前线带来源源不断的粮草供应。</p></p>野利苏荣望着雄伟的大散关一挥手:“拔营,入关!”</p></p>浩浩荡荡的白高国大军在野利苏荣一声令下后开拔。</p></p>他们终于离开了驻扎近两个月的大营。</p></p>野利苏荣的战车缓缓驶入大散关的关城。</p></p>城内有大量的房屋,他们无需再搭建帐篷。</p></p>野利父子则直接下榻在关城内的都督府。</p></p>父子二人进入到都督府,他们一眼就看到了大堂内的那座沙盘。</p></p>野利苏荣看着那座沙盘,他的目光在关内莽莽群山中寻找。</p></p>寻找着狄武襄可能藏身的地方。</p></p>“隆德寨!”野利苏荣指着一处要塞淡淡的说。</p></p>“狄武襄一定是逃到了这里。”</p></p>野利遇奇观察了一下沙盘中的地形,却不知道父亲为何认定是那里。</p></p>“父帅,您为何会认定是隆德寨?”</p></p>野利苏荣笑了笑:“因为整个群山中只有隆德寨这里被竹竿指点过。”</p></p>“可,凭这个断定,是不是太……”野利遇奇小声提醒。</p></p>就凭对方用竹竿指点过隆德寨就下结论吗?</p></p>父亲是不是老糊涂了?</p></p>“当然不是。”野利苏荣指着从大散关到隆德寨之间的路。</p></p>“从大散关到襄州,只有这段路是宽阔的。”</p></p>“不要忘了,他们也是十万大军。”</p></p>“他们也要带着大批的辎重。”</p></p>“跑不远的。”</p></p>此时细风令哥满脸喜悦的来到了都督府大堂。</p></p>“大帅,副帅,幸不辱使命!”</p></p>野利苏荣冷冷一笑:“你可杀死了一个敌人?”</p></p>细风令哥一愣,马上紧张起来:“不……不曾……”</p></p>本以为立了绝世大功的细风令哥被野利苏荣反问,额头上开始沁出汗珠。</p></p>胜利的滋味冲昏了他的头脑。</p></p>他几乎忘了,就在几日前,为了平息谣言这个老头刚刚挂起了三颗人头。</p></p>“那你得意什么?”野利苏荣声音冰冷,毫无感情。</p></p>“末将……末将不敢。”细风令哥声音有些开始发颤。</p></p>“狄武襄带兵弃关而逃,带上你的人去追击!”野利苏荣发出了命令。</p></p>细风令哥一惊:“是!末将领命!”</p></p>说罢,细风令哥急匆匆离开了大堂。</p></p>野利苏荣转头对野利遇奇说:“带上铁鹞子和骑兵,再带五万人去支援他。”</p></p>野利遇奇一喜,父亲这是给他立功的机会。</p></p>若是细风令哥打赢,作为亲临前线的副帅,功劳自然是自己的。</p></p>若是细风令哥打输了,他还可以带铁鹞子力挽狂澜。</p></p>横竖都是立功,怎么算都不亏。</p></p>“谢过父帅!”野利遇奇对着父亲一抱拳。</p></p>野利苏荣看着自己的独子说:“你也该有些军功傍身了。”</p></p>顿了一顿,他又提醒道:“注意保存实力,万万不可冒进!”</p></p>“狄武襄不是那么好对付的。”</p></p>“一定要引他在这处谷地决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