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五十七章 一颗炸弹的警告

这天中午,汪寒带着税警总团特务营的战士身穿便服,在福煦路181号外围的路段暗中警戒。

这时远远的走过来一个挑着竹器的老人,挑担上挂着竹席,竹椅,竹篮,竹匾,竹篓等物品。

大概是走累了,在福煦路181号正门口停歇了下来。

从身后拿出杯子,打开杯口喝了几口水,然后又放好,继续挑起担子朝前而行。

待挑竹器的老人家走后,门口赫然留下一个竹篮。

竹篮大约十几厘米高,上面一个提手,竹篮口还有个盖子。

这是老上海最常见的那种竹篮,把烧熟的米饭,直接放在篮子里面保存,盖子一盖就好了,隔夜米饭都不会馊。

汪寒老远看见挑担老人在门口歇息就已经暗中留神,三步两步已经接近走了过来。

看见老者留下的竹篮,迅速靠了上去,用手一拎,感觉有点沉。

当即打开盖子,里面赫然是一颗炸弹。

汪寒马上摆手叫旁人闪开,先仔细聆听,没有引爆器和计时器的嘀哒响声,应该是个哑弹。

再从竹篮里拿起炸弹,一看炸弹的引信被拆除了,不会爆炸。

和炸弹在一起的,还有一封信,信上写道:“请张学良这个卖国贼即日离开上海,否则,第二颗炸弹送来,定叫他粉身碎骨。”

汪寒马上叫人将竹篮里炸弹放置一旁,叫人将信送进屋里。

自己起身去追赶刚才那个挑竹器的老者。汪寒健步如飞已追至路口,放眼望去,挑担老人转眼不见踪迹。

短短的一霎,挑担老者竟然无影无踪。

若不是有武术功底会传说中的轻功,这么短的时间绝不可能凭空消失。

此时大院内的主厅里,杜月笙手里拿着这封信也是又气又怒。

公然在门口放炸弹和威胁信,幸亏炸弹没有爆炸,这是对他的公开挑战。

张学良来上海,由他负责出面招待,上海尽人皆知。

再说,这炸弹要是真响了,伤了张学良,杜月笙今后在上海滩还能混吗?

这个台,杜月笙是绝对坍不起的。

在民国时的上海滩,杜月笙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不但是黑帮大佬,同时贯通政、商各界,时人称他为上海滩的“地下皇帝”。

杜月笙能够有今天的地位,除了黄金荣及其夫人林桂生的提携功不可没。

所以,哪怕最后杜月笙的势力远远超过了黄金荣,他依然对黄金荣执弟子礼,一生都对黄金荣毕恭毕敬,从来不敢违逆。

除了前辈的提携,杜月笙能够上位,主要依靠的还是一帮替他打江山的生死兄弟。

这群人的核心人物,一共有八个,人称“小八股党”。“小八股党”里最有名的一个,是杜月笙在穷困时结交的好兄弟顾嘉棠,人称“花园阿根”。

另外七人分别是高鑫宝、芮庆荣、叶焯山、杨启棠、黄家丰、侯泉根、姚志生。

现在的杜月笙肯定不会任由他人挑战自己的权威。

杜月笙从前有号称“小八股党”的八个忠心兄弟,现在则有“四大金刚”之称的四个高手。

杜月笙马上派四大金刚去调查,经调查,杜月笙得知这件事是王亚樵干的。

他叫来四大金刚之首最得力的手下顾嘉棠,设法去见王亚樵,试图花钱免灾。

但王亚樵郑重声明,此举是为国家民族大义,立誓分文不取。

通过顾嘉棠,他让杜月笙转达张学良,要么马上回到北方去,重整兵马,向日本人开战。

如果不战,请返回东北,自杀以谢国人。

如果既不愿战,也不肯死,那么,请将全部财产交出,购买军火,接济关外的义勇军。

“以上三条,张学良必须择一而行,否则,我的第二颗炸弹就扔出来了。”

杜月笙听了,微微一笑,让人转告王亚樵说:“张学良如果有罪,国家自有法律。

你在上海私自行动,张学良是我的客人,我有保护之责。

我觉得,我们之间不必要有无意义的牺牲。”

王亚樵觉得,在上海滩,要真和杜月笙抗衡,他还是有些力不从心的。

于是,王亚樵对顾嘉棠说:“既然是杜先生的面子,那我就放宽一点,请张学良限期离开上海。

不然,拼了我这条命,我也要履行诺言。”

听了顾嘉棠的汇报,杜月笙放心了。

他又让顾嘉棠去对王亚樵说:“你放心吧,张学良在委员长的教诲下已经在奋发振作,洗心革面了。

他现在正在请美籍医生米勒帮着戒毒。戒毒完成,最多不出一个月,他就要出洋考察。”

王亚樵不知道张学良还有吸毒的毛病。

开始,张学良只是吸吸鸦片,后来,诸事不顺,他的毒瘾越来越大。

如今,他正在扎吗啡,胳膊上全是针眼,连老烟枪杜月笙见了都为之骇然。

他把自己力戒鸦片,如今毒瘾渐去,身体恢复健康的经过告诉张学良,希望他也能戒除毒瘾。张学良听后颇为动心。

王亚樵听了杜月笙的话后,未置可否。他对张学良的戒毒言行,采取了密切观望的态度。

而此时刘浩和税警总团也加强了安保措施,里里外外严加守护。

终于张学良进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后戒掉了毒瘾,身体恢复了健康。

随后宋子文给张学良办好了护照,转向欧洲之行。

1933年4月11日,康脱罗素伯爵号邮轮上,张学良一行十八日,在端纳和意大利驻华公使齐亚诺夫妇陪同下启程出发,驶往意大利,开始了欧洲之行。

而汪寒的特务营在这次任务当中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下一个任务就是负责保卫宋子文的安全。

因为现在有着号称“民国第一杀手”之称的王亚樵的露面,宋子文的安全也必须得到戒备和加强。

此前宋子文就曾经数次被暗杀。

1931年7月23日,上海火车北站发生一起重大谋刺案。

当时的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死里逃生,其秘书、卫士喋血火车站月台。刺客当场逃离,无一人落网。

事后据调查这次暗杀行动就是王亚樵所为。

王亚樵,字九光,抗日志士,民族英雄。

1889年出生于安徽合肥,自幼读书,聪颖过人。

少年时期目睹官吏豪强压榨人民,恨之入骨。每与青年志士谈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慷慨悲歌,不屈不挠。

邻里友人多赞王亚樵有古烈士风。

1911年王亚樵响应孙中山革命主张,在合肥组织军政府,宣布独立。

1913年出走上海,研究无政府主义,刻苦钻研怎样打倒社会上的一切强权。

此后创建斧头帮,斗败黄金荣、杜月笙,替穷人撑腰。

1927年出席南京奠都典礼大会,指责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引起蒋介石不满。

1928年8月18日暗杀安徽建设厅长张秋白,1930年7月24日暗杀上海招商局总办赵铁桥,号称暗杀大王。

此后暗杀宋子文,暗杀蒋介石,暗杀汪精卫,暗杀日本派遣军司令白川义则,世界上就没有他不敢暗杀的人。

现在此人又在上海现身,宋子文不得不防。为此将税警总团的精锐部队调到身边从事保卫工作。

他相信,以税警总团精良的武器装备和训练有素的战士,对付任何人都应该不成问题。

这次宋子文要去南昌行营,需要派一支精锐的卫队随同保护,这个任务王赓交给了汪寒的特务营。

原本这个任务是轮不到成立才不久的特务营的。

但是这次前去南昌行营,是去和委员长见面。

而这支特务营里面,恰好有委员长老蒋的关系安排而来的人,正好将他安排的人带过去,让老蒋看看;你的人我们税警总团已经安排啦。

让老蒋知道宋子文卖了他的人情,从而在某些方面好协调关系。

毕竟现在老蒋是军委会的委员长,民国政府实际上的掌权者。

但是为什么宋子文这时候要去南昌行营呢?上海到南昌路途遥远,几乎有上千公里。

此时千里迢迢的到南昌行营,难道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吗?

是的,现在南昌行营云集了全国各地的精兵强将和最优秀最精锐的部队。

因为国民政府将要举办首次“国军大比武”!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