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零二章 抵达金山卫

“张营长,带我们去炮台看看。”

汪寒说道。

“是,长官。”

张营长随后带着孙楚,汪寒和一群参谋,来到了金山卫城的炮台。

炮台,是随着火炮的出现,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战事工事。

炮台一般设置在攻守战略要塞。

“金山卫,历来是海防重地。为抵御海盗和倭寇,明代在此筑城,因与海中金山相望,故名金山卫。

最初是土方筑城,永乐年间城墙改为砖结构,成化年间,改为石砌结构,坚固程度甚于一般的府县城。当时全国有36卫,金山卫与威海卫、天津卫、镇海卫同列为四大名卫。”

来到炮台后的张子隆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指着这座土城,娓娓道来。

“哦,看不出来,听口气张营长好像是山东人。一个山东大汉竟然能熟悉地方典籍典故,我们长营长看来是文武双全啊。”

孙楚向来喜欢有文化的军人,所以对这个貌似憨厚,其实还有些文化的张营长顿时有了好感。

“看来张营长来这里不是混日子的,还是比较熟悉地方的情况。可是为什么土城上面吗,明明有十座炮台,却只安装了两门大炮啊?”

汪寒心细如发,一来到土城之上,就发现这座土城据险以守,地理位置绝佳,是一处防守要地。

但是如此重要的防守要地,明明建有十个炮位,可是现在只有两个炮位上有火炮。其他的八个炮位上都空空如也。

“这个,我就直说了。本来金山卫土城上建有十座炮台。但是因为没有炮弹,只有两处炮台架设有火炮。而且这两个炮位的火炮,也一共只有20发炮弹。”

张营长有些尴尬的回答道。

“我去!”

孙楚顿时骂了出来,气愤的问道。

“上面知道这个情况吗?为什么不补充炮弹?”

“我们这个营部留守这里数月,恐怕早被人忘啦。我们曾派人去团部反应过情况。

结果团部说让我们等着。然后就没有了下文。别说炮弹,现在这里的人两个月没有领过军饷和补给了。”

张子隆营长也有些恼怒的答道。

“参谋长,命令军需官,马上给张营长所部补发他们欠下的军饷,同时补充连所有士兵换装我军装备。”

孙楚大声令道。

“谢谢孙长官。”张营长眼眶湿润,马上对孙楚敬礼感谢道。

他们这股人马本遗忘在金山卫,连吃喝都成问题了。还是戴笠的别动队给他们提供了一些援助,才能坚持到现在。

“你们还算敬业,但是只能算是勉强。既然这里设了炮台,就说明这座要塞的重要性。

而且你们的火炮太老旧啦,这种沪造克式山炮还是光绪年间制造的。炮兵团长,你来讲讲这种火炮的历史。“

既然补给问题解决了,就要摊战备问题。所以汪寒对目前金山卫土城的炮台非常的不满意。所以才如此说道。

“好的,既然汪总长点了名,我就献丑说下。”

第二师炮兵团团长邱辉还是向以前一样称呼汪寒。

汪寒以前是阎锡山的任命的晋军总参谋长。这个职务目前还是有效的。山西所有的军队,阎锡山都可以任命,连孙楚的上将也是阎锡山任命的。

国民政府军委会和军政部都没办法,也只好睁只眼闭只眼。

“这种火炮全称是沪克式75毫米山炮。是中国近代第一门后膛装填后座式火炮,该炮是江南制造局于清光绪31年引入德国克鲁伯厂于1900年发展的7514倍径山炮而成。

该炮虽有现代火炮设计理念,如后膛装填,制退复进机制,但至一次大战时已经落伍。

该炮口径75毫米,炮闩型式为横楔式,炮架样式双木轮单脚,制退复进形式为液体弹簧式。炮弹弹种为榴弹,最大射程4300米。

而我们炮兵团目前装备的是晋造17年式75毫米山炮36门。该炮可以发射7,5公斤榴弹,射程7公里。

此外还有一个重炮营,装备的是美式型203毫米重型榴弹炮八门。炮弹重达200公斤以上,需要四个人一起装填。

杀伤半径则为470~480米。这么说吧,一炮下去,百米范围之内,寸草无存。

该炮最大射程16公里,是目前射程最远的重型火炮之一。

最大射速1发分钟,射击精度好,弹丸杀伤威力大。可配用榴弹、子母弹、化学弹等多种弹。这是咱们汪总长从美国专门购买回来的顶级大炮!”

(说个插曲;在《亮剑》中李云龙就是被楚云飞的榴弹炮炸懵的。这才有了后来李云龙受伤后在医院和小护士的情缘)

说到这里炮兵团长傲娇的朝着汪寒竖起大拇指。

我的天啊!张子隆一听几乎被吓坏啦。这来的是什么军队啊?中央军也没有这样的装备和这么厉害的大炮啊!

炮弹重200多公斤,可以打十几公里远。一炮过去,天翻地覆。

和晋军的大炮相比,自己跟前的这些古董一样的火炮就是渣渣。

“邱团长,马上带人勘察地形,建立炮兵阵地。”孙楚下令道。

然后和颜悦色的对汪寒道;“汪老弟你有什么想法?”

汪寒沉吟一会说道;“可以。想将炮台的火炮全部换掉,然后炮台的炮兵阵地要重新修建,加厚加固。要修防空洞。同时大炮要可以转移的后备隐藏地点。

重炮营不用建立固定阵地,我们在岸上,日军在海上。硬碰硬我们吃亏。但是我们有大后方的纵深,可以采取打了就转移的方式打击日军。

这样可能人手不足,可以将张营长的补充连那200多个新兵补充到重炮营,他们可以从事辅助。“

“很好。咱们晋绥军别的不说,就是大炮多。”

不过你从老美哪里买回来的大家伙可是宝贝啊。损失不起。利用岸上的纵深打了就炮是好主意。“

孙楚当即点头应允。

这次晋军虽然只来了一个师,但是在汪寒的要求下,却另外带来了一个炮兵团。

要说说当时中国军队里面,谁家的大炮最多。阎锡山的晋绥军说第二,每人敢称第一。

在抗日电视剧《亮剑》中,楚云飞的晋绥军358团大家都很熟悉,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步兵团中却有一个炮兵营。

在当时那个年代,大炮可是稀罕玩意儿,晋绥军凭什么一个团就配一个炮兵营?

实际上在抗战时期步兵团是根本不可能配属炮兵营的,最奢华的无非就是配备一个迫击炮或步兵炮连而已。

但晋绥军确有这个资格并且也有这个能力。

晋绥军在当时中国军队中装备炮兵是比例最大的军队。

抗战前夕,晋绥军总兵力约15万人,但是却编制9个炮兵团,另直属野炮1个营、重炮1个连。共有10个炮兵团。

要知道,当时中央军一共才有14个炮兵团,而全国炮兵团一共才有35个。

基本上一个晋绥军炮兵团满编有1000余人,骡马300余匹,枪300余支,炮兵营3个,每个营装备12门山炮,一个团满编是36门炮。

晋绥军之所以能装备这么多火炮离不开山西的太原兵工厂。

自阎锡山主政山西后,其便开始打造山西本省的军事工业。

从1928年至1930年间,太原兵工厂的月产量为炮35门,迫击炮100门,步枪3000支,机枪15挺,冲锋枪900支,炮弹15万发,迫击炮弹9000发,子弹420万发。

依靠太原兵工厂的军火产量,鼎盛时期的晋绥军总兵力25万人几乎都可以用上山西造的军火,而且不用担心子弹、炮弹的供应。

抗战初期对日军的大规模炮战,就是是阎锡山的晋绥军打的。

山西会战之时,阎锡山一次就动用8个炮兵团300多门大炮和日军对轰。

日军上下根本没有料到中国有这样规模的炮兵,一时间伤亡惨重,狼狈不堪。日军精锐的第五师团精锐被晋绥军的炮兵打蒙了,不断向华北方面军求援。

这也是忻口防线中国军队能够坚守下来的重要原因。

而汪寒的到来,又从美国购买了更先进的型203毫米重型榴弹炮。晋绥军的炮兵更加如虎添翼。

这次第二师全师两万余人,是机械化编制的相当先进的新式部队。

下辖步兵两旅六团。还有坦克团,装甲战车团,高炮团,一个坦克团,以及工兵营,搜索营,辎重营等多兵种部队。

两个旅每个旅都有一个炮兵团,每个团还有一个炮兵连,装甲战车团也有一个炮兵营,全师火炮超过120门。

加上又带来的炮兵团,火炮数量超过150门。

难怪汪寒要孙楚到来时低调低调再低调,连开会乘坐的都是小吉普车。

要是被战区知道晋军第二师有如此的装备和这么多的大炮。

别说张发奎,就是白崇禧知道后也会马上将第二师当做头等主力使用了。

怎么会派往二线修整和防守啊。

这么好的装备,那肯定是正面和日军硬钢啊。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