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张发奎的军事部署宣布后,各个部队的主官也拿到一份详细的作战地图和兵力规划资料。
这些资料和作战部署还有回去仔细研究,战事紧急,众人拿到作战方案后,纷纷离开了会场赶回自己的驻地。
而孙楚责备白崇禧单独的留了下来,还有战区总司令张发奎上将。
三人来到旁边的一间小会议室。张发奎丰富参谋上来茶水后嘱咐不要让任何人打扰。
其实张发奎也是一个心细如发的名将,能够成为战区的总司令,战略头脑和军事能力都是顶尖的人物。
张发奎和白崇禧两位大佬此时面色凝重的看着孙楚。
孙楚此时也不再收着了,只好主动开口讲道;“其实我们晋军第二师不是贪生怕死之辈。我的主意是我们的参谋总长汪寒提出来的。“
随后孙楚将汪寒在山西的所作所为,以及从美国搞到大量武器装备和机器设备等,并整编整训山西晋绥军新军的事情一一道来。
最后还将晋军在山西和日军作战的经过也讲述了一番。
张发奎和白崇禧两人身为军中大佬和国军中的元老,那可是见过不少世面和大场面的人物。
对孙楚口中所说的汪寒顿时有一种惊为天人和极想见面认识的感觉。
此人胆略过人,竟然在西方最发达的美国能够呼风唤雨,并在美国金融市场大赚一笔。
虽然他们对“薅羊毛”这个词不怎么熟悉。但是能够在美国佬身上“薅银子”绝对不简单。
并且将赚来的银子全部投入到抗战事业当中,心怀心胸之宽阔绝非常人可比。
而且还能文能武,在美国打得美国那个什么“巴顿”将军落花流水。
并且指挥山西军队在山西抗战的战场打得日军屁滚尿流,可见此人的军事能力也有相当的造诣。
白崇禧马上提出可否将汪寒请来一见。
孙楚迟疑的说道;“军统方面可能在对汪寒老弟进行调查。所以他连以前的税警总团都回不去了。只好战士在我部栖身。
以两位的身份,还是不要见面为好。以免被人猜忌落下口实。”
白崇禧当即骂道;“老蒋那个光头。只好搞内战这一套。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自己人之间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哎!心胸还是不行啊。”
白崇禧可不怕他老蒋。所以直言不讳。
张发奎只好打圆场说道;“既然你们第二师留在松江的目的,是准备驻守金山卫。那么你们怎么那么肯定日军会从杭州湾方面登陆呢?
国防委员会数次勘察都表示那里不适合日军登陆,没有防守的战略价值。“
孙楚接着说道;“现在淞沪战场敌我双方处于焦灼状态,由于我军的顽强抵抗,在连日的鏖战中气焰嚣张的日本陆军也开始无法承受巨大的伤亡。
日军的进攻屡屡不能得逞,虽然中国守军部队死伤惨重,浴血山河,但日本人每前进一步也要付出极大的伤亡。
这显然是日军大本营不能满意的结果。
他们必须迫切找到一个速战速决的方案,来打破这个焦灼的状态。
而从历次上海战事的发展和变化来看,日军每次都是利用长江沿线的广大区域,依仗他们绝对优势的海军在上海侧翼和后方登陆。从而对上海守军进行包抄。”
张发奎听后接着问道;“这个军委会也有所防范啊。在长江南岸沿线适合日军登陆的沿线都做了相关部署。沿岸设置警戒,建立炮台,部署守军等。
不过我们设防和预想的都是在长江沿线。在杭州湾一带先后实地考察后,认为那一带日军不可能再次登陆。
而且长江入海口和杭州湾加在一起有数百公里的海岸线,处处设防显然并不可能,因此国民政府将主要的注意力集中于南京——江阴一线。
其中杭州湾的新仓到澉浦段,不适于登陆兵上岸。
暗礁和浅滩较多,无良好的港口和海湾,且岸上10至15公里纵深没有通往内陆的良好道路,也不利于联合登陆作战。且上陆后,不易于登陆兵的战役展开。“
孙楚接着分析道;“杭州湾不乏有利于登陆的沙滩,明代倭寇扰浙时,即在此登陆,但是在战前这一地区并没有构筑太多的海防工事。
金山卫地区背江临海扼杭州湾咽喉,襟带江浙,东北距上海60多公里,西离杭州100多公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地形开阔,可以容纳3个师的兵力同时登陆,而且这里有3条公路、1条铁路通往上海,同时又有经太湖南岸通往南京的交通线,便于登陆部队的后续战役展开。
所以日军极有可能会在此处进行登陆偷袭,从而将我上海守军的退路完全切断。
中国军队腹背受敌,后果你们是知道的。”
听完孙楚的介绍,张发奎面色沉重。转而看向白崇禧。
白崇禧缓缓的点点头后说道;“据戴笠传来的情报;日军前段时间曾派飞机对杭州湾一带进行低空侦查,而且近段时间以来频频发现日军的间谍和探子在附近活动。
目前戴笠的特别行动队有300多名别动队队员都在金山卫一带严密盯防。
并且向军委会提出过报告;报告的意见是日本很可能选择此处登陆,应加派重兵防守。
不过这份报告并未引起重视。
而且副司令长官顾祝同曾经受到一份报告,说日军有三个师团来沪增援,准备筹建第十军。
这份报告也被老顾放到一边。
这份报告是侍一处主任钱大钧亲自发来的,报告的起草是军委会侍从室第一处第二组组长刘进。侍二组主管军事参谋业务,是最核心最可靠的。
如果连二组的报告都不相信,那就没有报告和情报能够信任了。可是老顾那个家伙就是只听老蒋的,其他人的话他都当耳边风。哎。”
白崇禧发出一声长叹。
“哼,老顾一心想在委员长面前争宠,前有何应钦、陈诚,他排在第三。背后总有人“小三”,“小三”的叫着。
他肯定不甘心啊。所以上面只听老蒋的,下面却盛气凌人。这么重要的情报他就随手一扔,要不是你老白兄看到,我都不知道日军还在筹建第十军呢。“
张发奎在国民政府也是老资格了。他也不怕顾祝同,所以也是气愤的说道。
白崇禧沉声说道;“当年我谒见孙中山大元帅,代表广西竭诚请求加入孙中山的革命行列,并申述广西统一对革命之重要性。
中山先生对我说道;“我无枪、无粮、无饷;只有三民主义。”
我当时回答说:“我们不要孙公的物质支援,只要三民主义与信仰而已。
现在的国民政府,就是缺少这种信仰和精神。
以我对日本国军制的了解,虽然日本陆军战前只有17个“常设”师团,但是每个师团的退伍老兵均转入预备役。
因此战时可以迅速得到扩编成特设师团,也就是说一旦日本的战争机器全力开动,其陆军兵力可以很快由现役的38万人扩充到74万人。
而除了预备役兵外,日本的兵役制度之中还设有后备役兵制度和补充兵役制度。
而反观我国,虽然有203万现役兵员,但是预备兵役和后备兵役却一无所有。因此战端一开,中国军队便很快呈现出后续乏力的状态。
当年我在广西就搞过民团和预备役军校的制度,可惜现在没能全面开展。现在我国在国防动员体制、平战转化体制、军事指挥体制相对于日本均有着不小的差距。
日军能够迅速的组建一个军,而我们只能采取添油战术,这样下去战况前景也堪忧啊。
孙老兄,今天我做主了,你们第二师就驻守在金山卫。一切责任我来承担。“
不愧是有着战神之称的白崇禧,话语一出,霸气凛然。
就连张发奎也不得不佩服,当即表示同意。
随后三人就具体方案及需要的帮助等方面达成了一致。
白崇禧将自己的副官调派给孙楚,而张发奎也给孙楚留了一步专线联络的电话。
就这样,在有识之士的共同认定下。孙楚最后非常愉快的离开了小会议室,随后回到了第二师的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