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辆大马车嘚嘚的驶了过来,车上盖着军用帆布,车前坐着的正是赵大海。
后面还有一个班的战士武装押运,看来这车上装的一定是重要的物资。
果然,赵大海一下来就拉着汪寒的手说道;“给你们送好东西来了。”
说完命令战士解开帆布。我的天啊,整整两大车,全是最新式的武器装备。
四十只原装德国20响的驳壳枪,二十只18冲锋枪。
看着18冲锋枪,汪寒心里一阵发紧,这可是好东西啊。
他在中国有个极为响亮的名字,叫做花机关。
所谓花机关,主要是18。18相比其他的冲锋枪,外部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枪管上有一个全是散热孔的枪套,看起来很像花一样。
而当时中国人并不太了解什么冲锋枪,手提式机枪,他们把可以连发的枪械一律叫做机关枪。
带花口的机关枪,也就是花机关,大名就这样传开了。
以前红军由于装备上的差距,往往会尽量避免中远距离作战,而采用近战肉搏形式。
红军之所以能够经常作战胜利,依靠的就是近战这个法宝。
无论是井冈山还是五次围剿,红军大多采用近战对抗敌人。
红军在中远距离一般不随便射击,而集中在100米甚至50米内,突然用步枪连续射击,然后投出大量手榴弹,接着就挺起刺刀冲锋。
这个距离,最精锐的中央军德械师的武器装备,跟红军也差不多。
所以前四次围剿期间,国军都伤亡惨重,连主力的18军都曾经遭受重创。
由于近战武器缺乏,装弹10发,20发,可以连续半自动发射的毛瑟军用手枪,也就是盒子炮,驳壳枪,居然成为一个利器。
既然如此,连只能半自动射击,射击距离25米到50米,且装弹10发的毛瑟军用手枪都可以成为近战火力的支柱。
那么可以全自动连射20发,射击距离50米到150米的1828冲锋枪的性能高于毛瑟军用手枪十倍。
自然是各派军阀,包括中央军都希望得到的近战利器。谁装备花机关,谁就能在近战中获胜!
在中国工农红军的历次反“围剿”作战中,红军总司令经常率领全部装备18的警卫部队投入关键战斗。
在飞夺泸定桥的战斗中,红军勇士也是每人一支18冲锋枪、一把大刀,硬是虎口夺桥,保证大部队的前进。
当年的红军优秀的18冲锋枪手,可以准确击中50米外的青砖。
在实战中,甚至可以做到三五发的短连射,在100米距离内准确爆头。
在几次围剿和长征中,红军冲锋枪都发挥极大的作用,基本做到指哪儿打哪儿。
这种精度,实在是非常惊人了。
在国民党军的作战报告中,每每有“红军装备虽劣,但往往集中手提机枪(冲锋枪)猛扑一点,致频频得逞”的字眼。
此外还有军毯、雨披、干粮袋,防毒面具盒,防毒面具和急救包,水壶,制式军鞋,德制35型钢盔,军用匕首,二十箱手榴弹,若干弹药等。
看来国民党这次是真下血本了,这么好的武器成建制的军用装备都给送来了。这也说明了国民党对“荆轲行动”的重视和重要性。
“好了好了,大家现在领枪,每人一只花机关,两把盒子炮。”
汪寒大声宣布道。
“哦咧,太爽了。”队员一声欢呼都过来领武器装备。
大家先领取了盒子炮及专用枪套,还有皮质弹匣包。
汪寒先给大家示范。先扎好武装带,将毛瑟枪的木壳枪套直接插入开放式的半截枪套中,同时还配有毛瑟枪专用皮质弹匣包。
正面有可装20发弹匣的弹包12个,用皮带扣系在后腰,“y”字形肩带分3点支撑弹包组。
同时毛瑟枪手在着装时,先将枪套以左肩右肋或右肩左肋的方式背负,再将弹包组穿上。
如此手枪套即被固定于弹包组之下,而不会晃动。
然后再给大家讲解单兵装备;先拿起一个水壶。军用水壶为椭圆形,主要由水壶、水壶套及背带三部分组成,非常具有中国特色。
大声讲道;“水不仅是生命之源,同时也是维持军人战斗力的必需品。
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战士们体内水分的流失强度非常的大,这就需要及时喝水来补充,这就体现了水壶的重要性。
特别是在野外,丛林,山区,水壶可以用来烧水、做汤、还能够
烧水煮饭,大家注意,野外的生水一定不能生喝,要烧开以后再喝。
这是制式二四式防毒面具。下面我给大家讲解使用方法,,,,,,。
这款制式军鞋,是黑色布制软胶鞋。质量上乘,也很结实,非常好用,另外胶鞋轻便,宜于长途步行。
而日军的昭五式军鞋,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鬼子的翻毛皮靴”相比各有优劣。
我们曾经有的战士穿的草鞋打起战来跑的飞快,但磨损也快,很容易就磨烂了。
缴获了鬼子的翻毛皮靴穿上去后,又笨又重,怪不得鬼子一个个像笨牛似的。
其实大家不知道,鬼子的这种皮鞋还是相当不错的。做工精良,鞋面是上等牛皮,鞋底是多达七层的牛皮底。
底部,有32~38颗钢制防滑钉,所以走起路来“踏踏”响,我们常说“鬼子的铁蹄”,不是凭空说的。”
这时旁边的队员们都笑了起来。
汪寒接着讲道;“日军的军鞋耐用、防滑、防水、保护性强,所以并不特别考虑轻便性。日本鬼子跋山涉水的侵略我国
长时间长距离作战,所以要坚固耐用的鞋子,而另一方面,耐用就意味着减少后勤的压力。
汪寒正在给特战队员一一讲解这些武器装备的使用以及保养时,场外的军统行动组组长李晨和助手叶知秋
在认真的观看和听着,不是频频点头。
看到两人,汪寒不由问道;“二位是来监督贵军武器的安全和去向的吧,
如果不放心可以全部拿回去。我们八路军新四军就是不用这些武器,用大刀长矛也一样将日寇从中国的土地上赶出去!”
“汪队长见笑了,我们不是那个意思。刚才听到汪队长的讲解,不逊于任何一个国军的教官,绝对是武器方面的专家和高手。
军统行动组组长李晨笑着解释道。
“嗯,武器装备是行家,就是不知道战斗力如何?”
一旁的叶知秋说道。
“是比刀还是比枪,杀人还是放火?”
土匪出身的巴劲松脾气暴躁,一听军统的人瞧不起他们特战队顿时不高兴了,脱口而出的说道。
“曾经有人说过,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一群中国人就是一条虫。
虽然你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独特的本领,但是这次执行的任务关系重大,需要集体的配合,也就是一个小队团队的力量有多大?如果没有配合。
团队的力量发挥不出来,还是一群散兵游勇,去了也是送死。”
叶知秋冷静的说道。
不得不说,这家伙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
如果一个团队没有配合没有凝聚力,这样的团队是没有真正的战斗力的。
但是在八路军的地盘上,怎能让国民党的人看不起。
汪寒接过话说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一个中国人在外,无论怎样,总会想到自己是中国人,会为了中国人的荣誉而努力。
但是一群中国人在一起,如果不是同一帮人,他们就会自己先打起来,直到有一个胜出为止。
甚至还和外国势力一起来残害自己人,还说什么‘攘外必先安内’,现在虽然国共合作,可能某些人还是另外在打着小算盘吧!”
说到这里,军统李晨的脸色有些难看。
汪寒也不想故意难为他继续说道;“是的,团队紧密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战斗力。但你怎么知道我们的战斗力呢?”
“不如比一比”叶知秋说道。
“好啊,怎么比?”
汪寒当然不会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