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汪寒再从篮子里拿出一大板鸡蛋时,两人都不禁眼睛都瞪圆了。
这个时候鸡蛋可是好东西。营养价值高,对老人,小孩,还有孕妇都是绝对补充营养的好食物。
这还不算,当拿出一罐牛奶,罐子上写着“鹊窝”两个大字和英文字母。
汪寒拿出来的时候,郑刚和赵静两人此时几乎已经麻木了。
今天的中国,乳制品已经是非常普通的消费。孩子不喜欢喝牛奶才是让妈妈头大的事情。
而那个时候的牛奶可是高档货。只有官宦人家和有钱的大户人家才买得起,吃的着。
民国上海,最开始是为了满足在华西方人。
西方人的饮食习惯,除了日常饮用,调制咖啡,在制作面包、糕点、黄油、奶酪、炼乳时,都需要用到大量牛奶。
虽然战乱时分欧洲人也可以放弃牛奶咖啡面包,挖土豆充饥。
但对于生活在当时的东方明珠上海的驻华使节、租界官员、公司雇员和传教士来说,没有牛奶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何况人家老外家庭也还有小宝宝呢。
在那些离大都市较远的小城市、小县城,在广袤的农村地区,大多数的中国人,一辈子都没喝过牛奶、没听说过奶粉。
所以看见这极其罕见的高档牛奶时,两人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花了。
一下子眼前突然出现如此多的美味食物出来。
汪寒是上天派来的使者吗?
带来如此多的食物。有猪排,猪肉,鸡蛋,牛奶,,,,,,
“这得花多少钱啊?汪寒,你可别乱花钱。咱们组织是有纪律的。而且我们党一向都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你可不犯错误啊。”
郑刚看见汪寒拿来这么多的美食,心里虽然惊异也有点小惊喜。但还是语重心长的对汪寒劝说道。
“没事,这是我以前自己的薪水。在部队没地方用都攒着呢。现在我们是一家人了,改善一下生活是应该的。
我们做革命工事业也要将自己的身体和生活照顾好,这样才能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今后的工作当中。“
汪寒解释道;“现在我们住的这个地方虽然比较僻静也比较安全。但是交通还是不大方便,而且现在上海的老城区人员复杂,三教九流什么的,不适合开展隐秘战线的工作。
另外上海局势一天一天变的紧张,日军的狼子野心越来越猖狂。
日后上海必有一战。南市这块地方很有可能被战事波及。如利于今后联络站的长期稳定的发展。
我建议。联络站可以搬到租界里面去。这样既安全又稳定,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后世而来的汪寒当然知道,此后不久“八一三”淞沪会战就要爆发。
这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日军利用在黄浦江和海上的军舰大炮,公然轰炸上海租界外的华界地区。
包括南市,闸北等老城区都会被日军的战火毁坏和波及。
现在应该提前规划联络站的新地址,早日搬到租界的安全地带。
现在距离“八一三淞沪会战”还有几个月的时间。
现在就筹划并在租界租买房子还来得及。等到时候战事爆发,大量的平民百姓都无家可归,加上无数的难民和躲避战乱的人都涌进租界。
人们宁睡在马路边,也要进去。租界爆满,一房难求。
各租界人满为患,不得不关闭了大门,拒绝人员进入。
那个时候再想在租界租房买房可是没有机会和办法的了。
郑刚听后不明觉厉,疑虑的问道;“在租界租房子可是老贵啦。我们租的这个小院一年就要30个大洋,都勉强维持。
租界里面的物价和费用,我们是无论如何也承受不起的啊。“
“这个我来解决。必须搬到租界里面去。我们的联络站才能长久维护下去,才能更好的长期开展革命工作。”
汪寒坚定的说道。
在这一点上必须坚持,到时候战事爆发是迟早的事情。
不能为了节约而放弃。以免革命工作受到影响和不必要的损失。
见汪寒如此坚决和坚持。郑刚也不好再多说些什么。
只好答道;“我向上级请示一下,等上级的指示再说吧。”
“也行。但是必须尽快。费用方面我来解决,上级应该理解的。我们不仅要看到眼前,还要考虑到以后。
在租界里面工作不仅安全而且方便,能够更好发挥作用。“
汪寒答道。
郑刚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日久,当然也清楚租界里面确实是个好地方。
但是费用和开销也是极高的。
外面的房子只要几个大洋最多上十个大洋,而在租界里面最少要翻数倍甚至十倍以上。
租界里面的一栋别墅,一个月最少要200大洋。
而在上海最豪华的查理饭店(相当于今天的五星级酒店)住一晚只要六块钱,而租界一栋房子的租金要200多,可见房价之贵。
小院一年的租金只要30个大洋。
如果搬到租界里面去。这样的小院一个月就要200大洋左右。
如此高的费用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承担不起的。
搬迁的事情先放到一边。
汪寒决定亲自下厨。好好的坐一桌菜。
一是感激郑刚和赵静两人对自己的接纳,二是庆祝自己终于找到组织了,以后可以名言正顺的为革命工作了。
三来郑刚是老师,上了一天的课,放学后还去寒冷的河渠里面去打捞鱼虾回来,肯定非常辛苦。
所以汪寒亲自动手,在两人诧异的目光之下,噼里啪啦的就忙乎起来。
郑刚和赵静两人只好给汪寒打下手,在一旁帮忙。
本来赵静准备将郑刚辛苦打捞回来的河虾想洗好后晾晒,留着以后慢慢吃。
那三条鲫鱼也之准备弄一条,其余的两条可以改刀,放上粗盐腌制。这样以后有腌鱼吃。
细水长流,这才是老百姓过家的生活。
可是汪寒一来就将那些河虾放进小盆里,先放一会儿。让河虾吐出身体里的杂物,过一会再弄。
然后将三条鲫鱼破开,拿出内脏和鱼鳃等,在鱼身两面各划两刀,深度接近鱼骨,抹上绍酒、细盐稍腌。
也想放到一边。
然后将半匹大猪排拿过来,割下一大块肋排。
这么大一块猪排,一次肯定吃不了。
多余的猪排挂上钩子让郑刚放到院中挂着。
大冬天的,坏不了的。留着明后天慢慢吃。
将割下来的肋排剁成4,5厘米长的块,洗净沥干水分。
藕用筷子刮洗干净,置案板上,用刀拍破,切成同排骨一样的块,放入清水中浸泡待用。
此时院墙旁的灶台郑刚已经烧热。
炒锅上火,放姜块、排骨爆炒,待排骨颜色由红变白,烹入绍酒,加入适量清水,以大火烧沸,撇去浮沫,加盖闷焖。
不一会儿,整个院子里面都洋溢着排骨汤的香味,,,,,,。
赵静闻到这好久没有闻过的肉汤味道,不由自主的咽了一口口水。
随后似乎怕被郑刚和汪寒两人看见,连忙用纤细的小手捂住自己的嘴巴。
以前的汪寒就是个吃货。喜欢各种美食和美味。
偶尔也会自己动手,所以也会一手做菜的手艺。
今天汪寒大展身手。不停的忙乎着。手中的菜刀上下翻飞,切好的原料放进炒锅里快速的翻炒。
那个时候的原材料都是真正的原生态的食材。
做出来的菜肴那是一个纯正和美味。
汪寒足足忙了有一个多小时。
然后将做好的菜肴端上院中的小桌上。
只见清炒河虾,豆瓣鲫鱼,红烧排骨,番茄炒蛋,最后端出来一大吊子的排骨藕汤。
满桌的香味肆意的在院中飘荡,令人食欲大开又馋涎欲滴。
汪寒看着郑刚和赵静两人目瞪口呆的看着桌上的美味佳肴,笑着说道;“还发什么楞啊?动手啊!”
说完拿出刚买的一瓶古越龙山花雕酒,打开后给郑刚倒上。
然后举起酒杯说道;“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为了今天加入革命队伍的一员,庆祝一下!”
郑刚也举起酒杯,两人碰杯后都一饮而尽。
随后汪寒热情的让还有些吃惊和拘谨的赵静动筷子。
赵静先吃了一口虾,然后吃了一筷子鱼,又架起一块排骨,然后,然后,嘴巴就停不下来了。
太好吃啦!
一年多,甚至好几年都没有吃过如此丰盛的菜肴了。
加上怀孕的女人本来就胃口极佳,今天又是如此美味好吃的鱼虾和排骨。赵静吃着吃着脸上流出了幸福的泪水。
边捂住微微隆起的肚子,一边流着泪水,一边吃着肉,口里呢喃着道;“小宝宝,妈妈今天是最幸福的一天。要感谢汪寒叔叔,感谢上天派来的使者,感谢,,,,,,。”
原本喝着甘醇的花雕酒兴致极高的汪寒,听见赵静的呢喃细语。
触景生情,感触万千。
堂堂七尺男儿,也双眼湿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