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25章 变数

第1025章 变数

战前准备的时候,其实诸葛亮也想过,要么就索性用全部的三万北军出战,这样就能保证八阵图的完整性,也能发挥最大的威力。

但.考虑到司马懿这个人的“人品”实在不值得信任,之前又有过“许战又不应战”的前科,为了防止司马懿假意邀战,实际准备在南北两门发动偷袭的战术,诸葛亮经过慎重考虑,还是留下了一万北军在城内防守两门,带着两万北军和一万南阳郡兵出战。

一方面,诸葛亮是担心南阳郡兵的战斗力和战斗经验不足,守不住南北两门加起来四万魏军的偷袭。

另一方面,诸葛亮其实也有点托大了他也没想到司马懿的临阵应变能力这么强,居然可以顶住自己精心操练的,掌握八阵图精髓的大汉北军的进攻。

诸葛亮也是人,他也会犯错,真实的世界里,也根本不存在那种什么都能预料到,“智多近于妖”的神人。

而随着汉军这边八阵图有些维系不下去,而司马懿也投入了五千预备队维持中路防守厚度后两军在战场上,渐渐的僵持住了。

眼看到这种情况,诸葛亮也知道,自己恐怕是在短时间内无法轻易获胜了但就这么鸣金收兵,多少也有点不甘心。

双方约战,一方主动鸣金收兵,就等于是宣布了这场战斗己方失利了对军心士气的打击是非常大的。

为此,诸葛亮再次下令,全军变阵。

既然八阵图摆不下去了,那就不摆了,变阵成为锋矢阵。

两军对阵,气势和军心,能起到很大的战力加成作用。

就这样,双方又坚持了一刻钟左右的时间.随着战场局势依然胶着,诸葛亮内心叹了一口气。

真就靠着五百人,要杀穿自己的左翼防线么?!

诸葛亮打这场战的本意,是想要通过击退司马懿的进攻军队,向河洛地区传递一个概念,那就是大汉有能力能守住洛阳。

锋矢阵?!

“老贼哪里走!!!”

司马懿的应对,也让诸葛亮意识到,眼前的对手,真的是一个非常难缠的对手。

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情,真的能是诸葛亮安排的后手?!

一开始,司马懿是不相信的,他甚至以为,这是诸葛亮声东击西之计,真正的杀手锏可能在其他的地方一直到司马懿看到这位老将军真的冲进了战场,才明白,这居然是真的。

而司马懿选择锋矢阵对攻的原因也很简单——气势不能输。

而跟随在这支五百士卒的身后,还有一支约两千人左右的部队,在快速的往这个方向靠拢?!

什么意思?!

虽然仗打到现在,魏军的伤亡人数远高于蜀贼,但司马懿觉得自己还能承担的起,而蜀贼那边,大概率是承担不起了。

司马懿顿时冷笑了这种摆明了来送死的莽夫,又有何惧?!

不管他,司马懿继续观察着场中的战事变化,准备应对诸葛亮随时可能做出的战术调整。

蜀贼这个时候变阵,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只要能顶住这段时间的蜀贼进攻,那自己说不定依然可以找到反败为胜的机会。

再这么打下去的话,随着伤亡的增大,第一个扛不住的人,就是诸葛亮。

而事实也证明,随着魏军展开锋矢阵反攻后,反而是稳住了局面,魏军的进攻,重新有了起色,跟汉军打的针锋相对。

只要不是那个奇怪的八角阵型的话,司马懿应对起来,就变得得心应手的多了。

而司马懿,其实打的也是这个主意.司马懿发动这场邀战的本意,就是想要削弱蜀贼守卫洛阳的兵力。

战场局势继续胶着,胶着到,不过是不到两个时辰的交战,双方主帅都在考虑,是不是要鸣金收兵的程度。

而随着战场形势再次发生变化,司马懿也看到了诸葛亮的变阵。

因此,司马懿也在咬牙坚持,等着诸葛亮那边先鸣金收兵,这样不仅杀伤了蜀贼的有生力量,同时也能狠狠的打击蜀贼的军心士气。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将军,在五百名士卒的护卫下,亲自领兵带头,朝着自己冲杀过来玩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