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章 饮马川上(上)

梁巫山中有一处人工打凿的洞穴,这是曾是山贼的啸聚之处,如今已荒了近六十年,洞内随处可见散碎的白骨以及丢弃的杂物。

可就是这样一个阴森可怖的地方,却藏着宝物,还不止一样。

“师父,这两本书怎么在这?”

“书上的内容可还记得?”

“全都记在这了。”

陆适庸微微一笑,也不管徐延看没看到,他拍了拍自己的胸口,样子颇为自信。

“记得便好。”

“师父,这剑叫什么名字,看着好生宝气,刚刚您一吹亮火折子,它散发的寒光竟将这洞穴照得如同白昼”

“闭嘴,快些睡觉!”

陆适庸认为,宝剑应是当年山贼窃取到此的。

“师父,我冷”

“是受了风寒,还是心里发颤?”

“我才不怕呢,何况师父杀的是害民的墨奴”

陆适庸稍稍直起身子,他只是想升起篝火,再好好瞧瞧那柄宝剑。

“不能生火。”

生性谨慎的徐延一眼便看穿了陆适庸的心思,尽管心中不忍,但眼下他只能选择忍耐、选择等待。

忍耐心中的不安;

等待去枣木村迟迟未归的贺连城。

(一)

一阵惹人发颤的凉风,如同胥吏腰上的短刀,割得人只将双手猛搓,不住地往掌中呵气;今岁的秋天格外冷,村口枯树老鸦,门旁破棂死丐,将入仲秋便已是一片衰败景象。

枣木村,因村内有一棵百年枣树而得名,本是沐德府南郊一个兴盛去处,但这几年村民死的死、逃的逃,如今仅剩一百来人还守在这里,每日以“落叶归根”安慰着自己。

村里的由婆婆刚刚被人发现死在了屋中,不知是饥死的还是病死的,她的两个儿子均在四个月前被官府征去防秋,至今不知生死。

“撇去已经死去的由婆婆,枣木村应该还有一百三十八人”

在一片哭声中,贺连城一边努力盘算着一边踏入了这处小村子。

村里来了兀儿赤,村民自然战战兢兢,深怕慢待了这位沐德府里来的高官,家家扶老携幼跪在道旁,哪怕风雨未歇,哪怕夜已三更。

“李大准!”

贺连城压下心头的不安,透过微弱的烛灯勉强辨认着村保。

“小人在,小人在!”

未几在人群中爬跪出一个肥头大耳的男子,原本整洁的衣衫被泥水溅得脏污不堪。

“城里今日走脱了一名刺杀官员的贼人,老夫今夜前来便是彻查追查此事。”

“回大人的话,这村子如今冷落得很,鲜有外人进来”

“不行,”贺连城拒绝得很干脆,他显得又急又恼:“村东边不是有一处荒废的庄子吗,让所有人聚到那里,待老夫一一检查!”

“那那庄子”

“快点!”

贺连城猛地抽出宝剑,铮铮剑鸣此时远比圣旨管用得多。

咚!

贺连城一脚将庄子的大门踹开,里面的潮气与霉味令他忍不住捏了捏鼻子。

这里原本属于一户大家,庄主姓顾,只因前些年与胡人起了些摩擦,不仅家财被抄没,庄主也落得个惨死狱中的下场。

所以,村里人都传这庄子里住着冤魂,常常在夜里闹鬼。

“我记得,顾少潭还有一个弟弟来着”

贺连城独自一人坐在漆黑的院落里,显然没有在意那些闹鬼的传言,此刻在他心里,人心才更可怕。

“贺大人,人都到齐了”

李大准不仅带来了所有村民,还遣人带来了烛灯,毕竟这庄子阴森得很,贺连城不怕,但总有人怕。

“一共多少人?”

“算算上小人,一一共一百三十七”

“不对,少了三人!”

贺连城猛地站起,李大准骇得连忙跪下,额头不停地磕在水中,激起阵阵水花。

“村西的徐延师徒不知为何不在家中,而那个遗孤顾少炎更是居无定所,早不知往哪里去了”

来不及了,贺连城不能也不敢再等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