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章 饮马川上(下)

“都在,”陆适庸赶紧将宝剑拿到徐延面前,同时又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徒儿既然应下了,便不会食言!”

“好”

徐延再次剧咳起来,不多时在他口中又呕出一口黑血。

“师父,你这是怎么了!?”

“适庸,师父内修不足,虽然教授了你剑法,但这内力的本事终究无法助你修炼高深,真不知是助你还是害你”

“师父,您莫要这样说”

陆适庸用胳膊遮住双眼,但泪水很不听话,一行接着一行,根本堵不住。

“师父知道,当初不让你看那本剑法的最后一页,你心里一直暗暗埋怨,”徐延抓住陆适庸的手,微微颤抖道:“其实,师父是怕你年少气盛、遇事冲动,那招反倒无益有害”

“师父知道,你一向听话,我不许你学,你定不会翻看一眼。”

“如今你长大了,闯荡江湖后性子必定更加沉稳,你若想学,师父也不拦着,只是”

徐延一口气说了许多,呼吸不由得加重了些。

“只只是师父希希望你永远不不会使出那招”

陆适庸早已泣不成声,悲痛欲绝的少年心思全乱,一会点头,一会又摇头。

“老老贺说得对,你性子直、心肠软,做做个惩恶扬善的大大侠再合适不过,想要做大事,只怕你你狠不下心来。”

又是一口黑血呕出,徐延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日后行行走江湖,千万留个心眼,莫要与人初识便恨不得掏出心肠来。”

“记下了,加下了,徒儿牢牢记下了!!!”

陆适庸同样知道徐延快要离开了,他回答得十分洪亮,生怕徐延听不到。

“今后,你活得舒舒心便可,莫要逼逼迫自己困于俗务。”

徐延的眼睛微微张着,声音也越来越小,但他仍然将心中最看重的两句话统统赠与自己的爱徒。

“侠者,在于心存忠义、身有正气,不在于他手里拿的是剑,是笔,还是耕地的铧犁”

“无论何时,忠义要守得住,善恶分得清”

两行热泪代替了回答,徐延知道少年不仅听入了耳中,还刻进了心里。

“真美啊”

徐延微微侧过脑袋,原本微张的双眼又缓缓睁大,脸上带着一股释然的神情,仿佛伤痛已经影响不到他了。

目光所至,有连绵不绝、层峦耸翠的远山,有霞光万道、轮转不息的红日,有枯黄似麦、回春又生的枯草,还有还有十六年前捐躯于此的屡屡忠魂。

“多壮美的山河”

“只可惜,丢在了我辈的手里”

徐延再次流下了眼泪,他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固执地从腰身上取下那枚腰牌,缓缓放在陆适庸的手中。

“师师父,您还有什么心愿”

“适适庸,若若是将来你跟着宋帅回到这里,便将这腰牌投入溪涧,师师父便知道山河光复,王师归来”

“师父!”

“师父!!!”

“师父”

陆适庸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哭喊了多少遍,直到喉咙沙哑,再不能发出一声。

少年紧紧抓住师父的手不肯松开,固执得有些愚蠢,尽管掌中的真气源源不断向外输送着,却得不到对方哪怕一丝的反馈。

“再不会醒来了,再不会醒来了”

这个事实,看懂容易,看透却难

眼泪已经流干,陆适庸将徐延的身子轻轻放平,又走到贺连城的尸身旁,跪在地上叩首三次。

饮马川上,尸横遍地。

老天似乎有意将悲惨与血腥淡去,夜里突来的风雨将染血的枯草及冰冷的尸身冲刷干净,如同大梦一场,让人觉得这三百人尚在深眠之中。

陆适庸将徐延与贺连城的尸身先后背到饮马川的一处溪水旁,不顾十指破烂,竟徒手挖出了两个深坑,将二人一一安葬。

一声惊雷,仿佛有人在天边催促悲苦的少年赶紧上路。

陆适庸拍了拍藏在胸口的那本武书,悲伤且自豪地告诉自己:

这里埋着自己的两位师父,他们侠肝义胆、武艺超群,两人两剑,便斩杀了三百多名兀儿赤。

这份胆魄与能力,可能是自己毕生都无法学来和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