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章光热(节选)授课

他说:我也在反思,为什么会由开头的火,到现在的惨淡。你说的在理,我好像有了头绪了。一个是初心问题,我为什么要办网站?为什么?一个是为什么开始成,现在不成了,为什么?

天成说:遇到低谷。然后事情都有本质规律,这你知道,哲学家说的,是客观存在。必须按规律办事,凡事顺其自然才成。一个问题出在你这个当头的身上,人无头不走,怎能领,往哪里去。你压根儿就不太明确。这是关键所在。

他说,我不是都说了吗,赖我,太草率了,当初,就想的不全不深,办起来,盲目乐观,被假象迷惑了。现在怎么办?如何扭转局面呢?还是不明白,心中无数。

天成说:查找根源。我们查找到上头思想根源了,下功夫学呀,想招啊。轻率从事,事怎么能成。力不从心了,是吧,这就是轻敌,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你这油盐酱醋店,还是这个店,量力而行啊。就是报纸杂志,你也有个侧重点不是,咋说的不能偏离主题啊?你让卖醋的卖咖啡了,是酸还是甜的好吃好喝啊?

他说:哥们越聊越明白了。我好大喜功了,自不量力了,还是能力不够了。偏离主题了,打包大榄了。

天成说:资源利用。店还是这个店,活还是这些活,人还是这些人。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组织得力,分工明确,落实职责,按部就班的。

他说,我可明确了,明天就开会布置落实。

天成说:展望未来。又着急,急啥啊,都多少天,多少回了,想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吗?你以为说全了。名利还没说呢。淡泊名利,但求品质。有限的平台,无限的知识。先当学生,后后当先生。先给有能力的人做事,再让有能力的人为你做事。以诚相待,和气生财。

天成密切注意网站的动态变化。一个“小说接龙”活动拉开了序幕,但天成写了这篇看法:

我认真阅读了你写的《第一章》,我想写《第二章》,可看后,想与你就有关问题进行相互探讨,如果说的对,望采纳,如果说的不对,请批评指正为盼:

第一、如果是小说接龙就该有个书名《蒋瑾南与贵妃》或《贵妃传》或《蒋瑾南与陈珂》或《陈坷传》。

第二、时间不明确。“院中桂花飘香”:一般的回答是八月桂花香。其实不然,桂花四季飘香,而花香四溢。八月桂花香它只是一个代表,也是人的一种误导。桂花它分很多的品种,不同的品种它开花的季节不相同。时间不确的性。

第三、“陈珂正在学习基础的宫廷规矩”:为什么学呢?是刚进宫呢,还是要参加皇太后的生辰宴,没有交代清楚。如果刚进宫,就和“陈珂从小就被蒋瑾南母亲的手下陈钊,也就是她的师父训练,直到16岁那年开始,她一生只有一个使命,那就是誓死效忠于蒋瑾南。”的描写矛盾了。

陈珂着一身华服,伴着王爷请过安之后,便先来园中坐着,两人看起来也挺登对。陈珂无法忽视身边的注视,以及窃窃的讨论声音,可她面上还是保持的很得体,坐如铜钟,目光炯炯,毕竟,她是一名合格的杀手嘛。

第四、我看了你的“第一章”,这里要说明:为了叙述描写清楚,长篇作品才分章、节;一般的短篇小说就是序号。所以,用第一章:《某某某》——第一节或“一”来标明。

第五、我明白作者的意图:想写一个宫中的爱情纠葛故事。

皇帝的贵妃与蒋瑾南有爱情纠葛,好像是成为贵妃之前,他们之间就有爱情,只不过阴差阳错,这是小说的主线,给准备接龙者提供了遐想的广阔空间。

蒋瑾南与陈珂之间有故事。陈珂是捡来的吗?还是什么原因被蒋家收留养大?这是可以写故事的。蒋瑾南与陈珂的关系是小说的副线,陈珂喜欢蒋瑾南,蒋瑾南并不喜欢陈珂,因为,蒋瑾南爱贵妃,对陈珂当“哥们”交往的。可事情以后怎么样呢?

皇帝是蒙在鼓里的。他不知道蒋瑾南与贵妃之间曾经有过爱情。可纸包不住火,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他发现了蒋瑾南与贵妃之间还有情感纠葛,会怎么做呢。

第六、恕我直言:宫廷小说不好写,关键是没有生活。如果要写,就要查阅和研究大量的相关资料,才可动笔,不然什么建筑,什么摆设,什么生辰宴场面,什么菜,什么人参加,什么装束,什么礼节,什么背景,什么官衔,等等,说不清楚,这就是为什么写古代作品更难。

第七、恕我直言,不是泼冷水,是给予厚望。年轻人有志向是好事,可是,志向是要一步步走出来,奋斗拼搏出来的,不要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第八、如果上述问题不搞清楚,接龙就无法连贯进行。如果,我的古代知识积累不够,我也不会动笔接龙的。

天成一瓢冷水浇灭了这个活动。天成说:我可是好心,小说接龙的方法可以用,但要其实达到练习和提高的目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吗。

天成喜欢讲座,特别是关于写作方面的讲座。

区文化馆找他给写作班上课:他就一个要求,让网站的人一起参加免费听课,馆长自然同意了。

天成讲:

“想起这个话题,当然与每天写东西有关。

我每当拿起笔,打开手机,电脑写东西时,我都会扪心自问:我为什么写呢?

我想,如果你在看我的作品,你也是个爱好写作的人,你也试着问问自己这个问题,看我们的想法是不是一样的。

我是怎么想的呢?这就要回到以前,回到自己的童年了。

童年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天真烂漫的。

也许就是这样,才能有自己的爱好兴趣。

我有两句诗“不想来也得来,不想走也得走”。

这是写人生的。

讲的通俗点就是,来到世界见到光明是爹娘带来的,就如同年轻的家长回答孩子的提问:“我是从哪儿来的呀?”智慧的最好的回答就是,爸爸妈妈产生爱情之后就有了你。

来到这个世界是爹妈带来的,如何走好人生之路,确是你自己的选择的。

童年时我们不懂,在父母的呵护下我们茁壮成长,长身体,长技能,随心所欲,开心快乐,过好每一天。

我们就是上学了,也是懵懵懂懂的,在老师的启蒙下,在家长的督促下,从就是玩,到了一半学习一半玩了。

小学的学习是简单的,语文算数自然美术音乐体育,上课时间老老实实听讲,下课就想玩,这是天性。

我的童年记忆就是那山,那河,那排房,那些人。

能够让我直到现在都记得的,就是逮蛐蛐,捉蝈蝈,抓蜻蜓,后来知道蜻蜓是益虫,不能抓了。还有下河捞鱼,游泳,滑冰。邻居关系不错,我们家住的两排房的邻居相处的和一个大家庭一样。有好吃的想着分给各家吃,老家来人了,房子小不够住,我们就到邻居家借住。谁家有了难事大事,大家都互相帮助。所以写出来这样的诗句“谁有难事同分担,踏平坎坷路途坦”。

我不知道童年写什么好,就是这件事情,一下子把童年的回忆凝聚到一起了。

那就是上作文课、写作文。

我从不发怵写作文,就是这个五彩缤纷的童年生活,给了我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啊

我不像其他一些孩子怕上作文课,我是喜欢上作文课,盼着老师出作文题目,有了题目我好找要写的内容啊。不管老师出什么题目,当然,老师出的题目也适合我们这个年龄的生活实际情况了。所以说,从小学就开始我就喜欢写作文,从不发怵。这得益于我的童年生活丰富多彩。

只不过,还是在上五六年级的时候,我们是小升初班了,班主任老师也换了。

我的班主任还教我们语文课。

他上语文课严肃认真,不苟言笑,款款而谈,娓娓道来。大家都爱听他讲。

他让我们写作文从来不出题目。这让我当时有些纠结,那写什么好啊?

老师说了,想写什么就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