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3章 闹剧结束

岳宁的话很对港城人的胃口。

说什么港城地方小、港城人见识少?港城的富豪比台北的富豪少?宁宴都快成港城富豪们的专属食堂了,富豪的人品或许可以怀疑,但他们的品味可不容置疑。

就在这时,HTV播出了陈锦莹在宁宴后厨教大家做布袋鸽的片段。

宁宴嘛,主打一个菜量少而精,价格还贵得很。

布袋鸡个头那么大,一点都不精致,当然得用乳鸽啦!

陈锦莹带着厨子们拆解乳鸽,有人说道:“宝华楼多久没推出乳鸽汤特价了?”

正在跟着学做菜的罗国强接话道:“你们不提这事儿,心里就不痛快是吧?”

陈锦莹看向罗国强。

与其让别人说,还不如自己主动讲,罗国强便说道:“我刚来时,基本功不行。天天在后厨练习拆乳鸽,那段时间宝华楼的特价菜就是乳鸽汤,而且是皮肉分离的那种乳鸽。我都记不清废掉了多少只鸽子。”

说话间,他已经把鸽子骨拆好了,速度比陈锦莹还快一些。

陈锦莹的鸽骨架也取出来了,她称赞道:“努力终究有了回报,你现在手艺很不错。”

“那是,我们国强哥,真的是日夜苦练。”小厨子附和道。

厨子们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人还是失败了,不过教学可不会因此停下。

陆培德把已经拆好的鸽子递给那个没成功的厨子。

陈锦莹带着大家准备鸽子肚子里的配料,既然用了鸽子,他们便在配料里加了一枚半透明的鸽蛋。

填料、晾坯、油炸,油炸后的鸽子放进蒸笼蒸,出笼的鸽子换到一个大瓷盘里,用蒸鸽子的汁水勾芡调味,再淋在鸽子上。

每一个步骤都有厨子出错,而作为老师傅的陈锦莹操作起来却如行云流水,有条不紊。镜头前,她做的布袋鸽形状完整饱满,芡汁如同蜜糖,透亮丝滑,隔着屏幕都让人垂涎欲滴。

布袋鸽制作完成,参与试制的一共有八个厨子,一个拆鸽坯时出了问题,一个在填料过程中出错,两个在油炸时把鸽坯弄破了。最终,有一半的厨子完整地做出了布袋鸽。

陆培德让大家先品尝陈锦莹做的布袋鸽,然后再逐一品尝其他人做的。

陈锦莹尝了罗国强做的布袋鸽,点头夸赞:“做得真好。”

陆培德也对罗国强竖起了大拇指:“国强,真有你的。”

罗国强腼腆地笑了笑。

片尾,主持人采访陆培德,问他作为上一届厨王,对陈锦莹的厨艺有何看法。

陆培德评价道:“就算是在内地,能把这只布袋鸽做好的大厨也不多。锦莹姐能在港城受到老饕们的追捧,我觉得实至名归。”

采访结束后,主持人透露:“插个题外话,今年HTV的厨王大赛,我们将扩大参赛范围,除了港澳参赛队,还将面向全世界的中餐厅,下周开启报名。我们欢迎地方大、人口多、优秀厨子多的地方,派出强队参赛,一起弘扬中华美食文化。”

港城的观众纷纷喊话,让台湾的餐厅赶紧报名参赛,好让大家见识一下他们的实力。

这个片子被台湾的一家电视台转播后,台湾观众的关注点不在大赛上,而是那只布袋鸽,都想着好想吃啊!

那位名嘴看了后,不免惋惜地说:“看起来这位陈锦莹大厨做得确实还不错。但我们台湾厉害的大厨太多了,以她的水平在台湾很难出名,去港城倒也好。大家要是想吃布袋鸡,没必要舍近求远,可以去德祥大饭店。陈德祥大师是鲁菜泰斗,他的儿子陈锦龙完全得了他的真传。”

其实不用他说,大家也都想到可以去德祥大饭店尝尝。

原本上座率能达到七八成的德祥大饭店,预定电话瞬间被打爆。

面对这看似火爆的景象,陈家父子却有苦难言。

陈锦龙整鸡拆骨的成功率基本只有一半左右,而且这一半在后续炸制过程中,还有爆皮的概率。十只鸡大概只能成功做出三四只。

这只是其中一个难题,更麻烦的是,他拆鸡骨的手艺欠佳。以前陈锦莹二十多分钟就能拆好一只鸡,师徒俩完成每天限量供应的十只布袋鸡,也要花费不少时间。可如今他拆了又废,废了再拆,一整天都在拆鸡,却连两三只鸡都做不出来。现在前来预定的客人,都点名要布袋鸡,可鸡在哪儿呢?

更何况还要做其他菜,平时不好好教徒弟,导致后厨的徒弟们,普通菜品还能应付,一遇到有难度的就不行了。只能由陈锦龙自己下厨,可即便他做,老顾客还是能吃出来味道不对。

陈德祥的手已经不太灵便了,看着儿子笨手笨脚的样子,他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急火攻心之下,破口大骂:“跟你说过,我留下你五姐,都是为了你!现在她走了,你自己看看,你能撑起这家店吗?”

自从父亲回来后,每次看到后厨忙乱的场景,就会责骂陈锦龙。陈锦龙自认为脾气不错,可此时也忍无可忍,扔下手里的鸡,吼道:“够了吧?你舍不得她走,可她愿意留下吗?她是处心积虑要离开。现在倒好,全都怪到我头上。”

“我还不是为了你?”

“得了吧!”陈锦龙怒吼,“整天说为了我,为了我。我就得事事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