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二十二章 鱼饵

慕容铎率领人马起事之时,元载得到了新的任命状。

鉴于元载在对吐蕃之役的突出表现,王忠嗣任命元载为衙内兵马使。

所谓「衙内」是亲兵的意思,衙内兵马使就是王忠嗣手下亲兵部队的长官。非亲信是不能担任,可见王忠嗣对元载的信任。当然担任此职,对于元载来说更重要的是一种能力的肯定。

以前王忠嗣对元载各种严格的限制,能得到他的肯定简直比登天还难。以至于元载起初接到任命的时候还觉得不可思议,担心是岳父又要整他了。

他还问送任命状的人,“大帅写下任命状时,是什么表情?严肃还是微笑?”把送任命状的人问得一愣一愣。

送任命状的人又不好不回答,最后只得回道:“应该是严肃的吧,小人很少看到大帅笑。”

元载这才松了口气,接下任命状。心想:“你们是没机会看到我岳父笑,他一笑准没好事。”

就在元载出任衙内兵马使不到三天,就得到边关急报。

急报上说,墨离军司马慕容铎胁迫墨离军诸部,与南部吐谷浑部落内外勾结,合力攻打锁阳城。城内的瓜州刺史兼墨离军使张思克,死命防守,派人向王忠嗣求援。

王忠嗣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不过既然发生了,就要立刻解决。王忠嗣一面命大斗军军使安思顺、副军使哥舒翰,赤水军使李光弼集结兵马,又调建康军的马军到亲兵部队,归元载麾下调派。

对于墨离军,王忠嗣本身就是有防备。所以只用两日的时间就完成了上述部队的集结,第三日起兵前往支援锁阳城。

与此同时,慕容铎听闻王忠嗣起兵的消息,向吐蕃发出求救。得到的消息是吐蕃正在集结兵马,不日赶到增援。

那么吐蕃是否真的集结兵马呢?答案自然是否定。

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虽然很想找王忠嗣报杀子之仇,但同时清醒的意识到短期内是无法同唐军再决战。再者担心王忠嗣会携战胜之威,从陇右进攻吐蕃,夺取石堡城。

有鉴于此,尺带珠丹这才想出这条毒计,诱骗志大才疏的慕容铎反叛大唐,在唐军的西面放一把火,让王忠嗣不能专心经略吐蕃。

等王忠嗣平定了墨离军之乱,吐蕃也能有所准备。不用像刚被打败那样,人心纷乱。

既然鱼饵的作用是在钓出大鱼,那么大鱼都出来了,谁还管鱼饵的死活呢!

尺带珠丹又不能让慕容铎轻易失去信心,那么早向王忠嗣投降。于是向慕容铎放出假消息,表示吐蕃军正在集结,请他放心。

这样可以让慕容铎有信心继续进攻锁阳城,直到被王忠嗣大军歼灭。

话说一支数量庞大的唐军,正行进在戈壁荒漠上。时值七月份,正是最酷热难当的时候,唐军人人汗流浃背。

中军帅旗之下,王忠嗣全身披挂,骑马而行。元载带领王忠嗣的亲卫部队,护卫在他的左右。

沿途地貌因受风沙侵蚀,出现奇形怪状的地貌。

王忠嗣笑吟吟的欣赏着,还时不时发出赞叹声,完全不像是来讨伐叛军。弄得元载一头雾水,猜不出岳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唐朝大军出了嘉峪关西行,直到距离锁阳城只有三十公里的位置,便早早的安营扎寨。

元载更加觉得奇怪,因为以唐军目前的情况,本来应该可以再行军十公里,然而岳父却下令安营扎寨。

“启禀大帅:大军在荒漠行军应该是一鼓作气。如果不及早穿越荒漠,粮草辎重告竭如之奈何?”元载很委婉的提出继续行军的要求。

王忠嗣笑道:“军机要是,非尔等所能知也。”

言下之意,你管好自己的事就好,别干涉军机大事。

元载这才退到一旁,不敢再开口。

夜晚快要降临,元载奉王忠嗣命巡视各部。在大斗军营帐附近碰巧遇到了哥舒翰。这个家伙运气真好,才当衙将没多久,就被王忠嗣破格擢升为大斗军副使。

不过元载很不喜欢哥舒翰,因为哥舒翰总是拿鼻孔对着人说话,显得特别没有礼貌。而且哥舒翰似乎对元载有些不满,平常只要有机会见面就不忘嘲讽元载几句。如果不是看在王忠嗣的面子上,元载非得打得他满地找牙。

其实元载心里也很清楚一件事,游戏里的哥舒翰是创造出来的,而现实存在的哥舒翰是一个性格粗犷的汉子,遇到能避则避,遇事能让则让。正要闹起事情,到时候吃亏的是他,而不是哥舒翰。

元载向哥舒翰打了声招呼,就以巡察军营为由,先行离开。

却听哥舒翰在身后嘲笑道:“大帅真是偏心,居然让一个刚经历战阵的毛头小子担任衙内兵马使。怕不是因为看到是自己的女婿,私情所致。”

哥舒翰一直看不起元载,认为他是走后门才有今日。哥舒翰本人今年四十岁,却刚开始军事生涯。当时,只是河西节度使王倕的帐前听用。

远的不说,单说积石山之战后,大帅竟然单独划拨一支马军给元载指挥,并委以重任。同样立有战功的李晟,还只是亲兵而已。

总之,哥舒翰就是不服气。

元载冷笑道:“那是我上次苦战立下战功,大帅才授我兵权。再说论及带兵,我会以德服人,不会像某人竟然对自己同袍痛下杀手。”

哥舒翰像被人踩了尾巴似的暴跳如雷,大叫道:“你刚才说什么,有本事你再说一遍。”

前不久,就是哥舒翰刚被任命大斗军副使。当时有个将领不服从哥舒翰,被盛怒之下的哥舒翰,用马槊给刺死。

王忠嗣为此曾严厉批评了哥舒翰,要他引以为戒。这件事也成了哥舒翰的逆鳞,谁敢在他面前再提起,他就跟谁急。

元载当时就不服气,哥舒翰身为主将就算是下属犯错,乱棍打一顿就好。何苦痛下杀手呢!还有王忠嗣的处理明显偏颇,哥舒翰这样治军应该受到处罚,而不是简单的说一说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