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十一章 宣传插杆法

阳光温暖,春意盎然。芝麻山村的土地上洒满了春日的阳光,那棵枝叶繁茂的老槐树仿佛也被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树下,三五成群的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什么。

"你们听说了吗?据说今儿村里请来了个专家,要给咱们传授种蕲艾的新法子哩!"王大娘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对身旁的刘大婶说,语气里满是八卦的味道。

刘大婶不以为然,撇了撇嘴:"专家?别被他们唬住了,那不就是图个吃喝方便的托辞么。咱们可是世世代代种蕲艾的老手,他们有啥可教的?"

就在这时,村委会的大门被推开了,付平和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付平笑容满面,对大家说道:"乡亲们,这位就是我们专程从省农科院请来的唐运辉唐教授,他可是蕲艾种植的顶级专家。这次唐教授专程前来,就是要为大家传授种蕲艾的新技术哩!"

唐教授清了清嗓子,开口便是侃侃而谈:"各位乡亲们,大家都听说过‘插杆法‘吗?这项新技术可是能大幅提高蕲艾产量的妙招哟!"他顿了顿,见大伙儿都聚精会神地看着他,接着说:"我们经过多年试验,采用‘插杆法‘种植,亩产量至少能提高70%哦!"

"真的吗?亩产提高70%?"人群中立刻传来一片惊呼声。

唐教授点点头,神态自信:"绝对真的不虚!如此一来,不仅能增产,而且采收时也方便多了。"

村民们听了,个个眼睛放光,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要是真能卖个好价钱,咱们何乐而不为啊。""就是,这两年蕲艾价格一直卖不出什么价格,多卖点自然是赚到了。"

但也有人表示怀疑:"我们祖祖辈辈就这么一路种下来的,哪有那么多花样?万一重蹈覆辙可咋整?"

王铁牛更是直接嚷嚷起来:"老唐啊,你这插秧法(风险)可不小吧?该不会是在忽悠咱们吧?"

唐教授连连摆手,解释道:"放心放心,这项技术我们已经反复试验,早已臻于成熟,绝对可靠!再说,万一真出了岔子,县里农业部门也会为大家买保险赔付的,大可放心。"

"那我们还等什么?这么好的机会,何乐而不为?赶紧回去动手插杆吧!"

唐教授的话像一把火把,点燃了村民们的热情。

"就是就是,咱们赶紧行动吧!""对对,抓紧时间,争取今年多卖点钱!"

一时间,会场上响起一片叫好声。只有二组的刘春生皱着眉头,沉默不语。

会议室外,夕阳西下,村里一片宁静。但在这宁静的表象下,却已经酝酿着一股汹涌的暗流。

第二天一早,刘春生刚出了家门,就看见村里热火朝天的景象:处处可见人们正忙着将木杆插入地里。有的人在挖坑,有的人在搬运杆子,有的则在指手画脚、分派工作。

"哎,春生,你怎么还不动手啊?"几个晚辈热情地招呼他,"赶紧的,咱们可得赶在蕲艾开花之前完工哦!"

刘春生讪讪一笑,没作声。就在这时,村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是一个苍老的声音:

"都别插了!都给我停下来!"

大伙循声望去,只见张老寡妇拄着拐杖,气喘吁吁地跑来。张老寡妇今年已九十有六,是村里的活化石,从小就跟着家人种蕲艾。

"你们都被那个唐教授给骗了!"张老寡妇喊道,"插杆法?那能叫法子吗?那分明就是在糟踏祖宗的规矩!"

张老寡妇的喊声引起了一片哗然。大伙儿七手八脚地放下手中的活计,把目光投向这个万分气恼的老太太。

"啥情况啊?老张婆子,你这是怎么啦?"王三爷放下手中的木杆,走上前问道。

张老寡妇喘匀了气,慢慢开口解释:"你们还记不记得,从前咱们种蕲艾,那可都是严格按照祖训的方法?一切都有个规矩,该浇水的时候浇水,该施肥的时候施肥,一步一个脚印,绝不能马虎大意。"

"可是这唐教授竟说要插杆,这不是干扰了蕲艾正常生长吗?祖宗们怎么没想到这一招呢?他是不是在忽悠我们啊?"

大伙听了,面面相觑,一时无语。正当此时,村口传来一阵脚步声,唐教授和付平并肩走了过来。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都停下来了?"付平看到这一幕,疑惑地问道。

"付平啊,这位就是唐教授吧?"张老寡妇上下打量着唐教授,语气十分不善,"您可真是狠啊,竟敢颠覆祖训,糟踏规矩!"

唐教授被张婆婆一通训斥,不由得一怔。付平连忙解释:"老张婆子,你可要听我把话说完啊。唐教授这‘插杆法‘可是最新最先进的技术,是经过多年反复试验而得出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