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您就这么看不起祖宗的智慧吗?"张婆婆斜了唐教授一眼,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蕲艾品种可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根基深厚。你们这些所谓‘新技术‘又算得了什么?说不定哪天就被淘汰了。"
唐教授被说得哑口无言,付平见状赶紧替他解围:"老人家,你可得跟上时代的步伐啊。现在可是新时代,我们要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勿做守旧之人。"
"你懂什么!"张婆婆不屑一顾,"我可是从小就听祖辈们讲蕲艾种植之道的。你们这些年轻人,对祖训一窍不通,哪懂得其中的精髓所在!"
说着,她拄着拐杖,气哼哼地走开了。大伙儿面面相觑,一时间竟无人接腔。
沉默被付平打破:"乡亲们啊,你们可不要被这守旧的观念给迷惑了。科学无疑是发展的力量,我们应该虚心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而不是故步自封。"
"可是,老人家说得也有些道理啊。"王三爷踌躇道,"祖宗都是怎么说的呢?咱们还是......
王三爷的犹豫,似乎点燃了大伙内心的疑虑。
"对啊,咱们祖祖辈辈就那么一路种下来的,哪有那么多花样?"
"万一真出了岔子,那不就前功尽弃了?"
"到底该不该听唐教授的呢?"
各种质疑、担忧的声音在人群中此起彼伏。付平见状,连忙打圆场:"乡亲们啊,你们可千万不要被一时的疑虑给冲昏了头。唐教授这‘插杆法‘是经过多年科学实验得出的,绝对有它的道理所在。"
"就算有风险,县里也会为大家购买保险,万一出了問题也有赔付。更何况,你们可得相信科学,相信进步啊!"
"付干部说得有理!"唐教授终于开口了,"科学就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你们若是固步自封,恐怕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可祖宗的智慧也不能被否定啊!"有人反驳,"咱们蕲艾品种可是世世代代一路流传下来的,根基深厚。您们这些所谓‘新技术‘哪天就过时了,到时可咋办?"
"说得好!就听老人家的!"更有人直接喝彩。
场面一时陷入了僵持,两股力量相互角力、争锋相对。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刘春生开口了:
"诸位乡亲,我理解大家的疑虑。不过,我想请教一下唐教授,这‘插杆法‘具体该怎么操作?是不是真的像张婆婆说的,会影响到蕲艾的正常生长?"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刘春生身上。唐教授看了他一眼,点点头说:"插杆法就是在蕲艾苗周围适当插入一些木杆或竹竿,让蕲艾顺着杆子向上生长。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增加有效株高,还能使叶片更均匀地接受阳光,从而提高产量。"
"并且,插杆的位置和角度都有严格的要求,绝不会影响到蕲艾的正常生长。我们在实验基地上已经反复试验过多年,完全成熟可靠。"
刘春生点点头,又问:"那在生长的不同时期,插杆的方法是否有所不同?需要注意些什么?"
唐教授面露赞许之色,详细解答了刘春生的疑问。大伙在一旁静静地聆听,眼神渐渐平静下来。
过了半晌,刘春生终于说道:"我想我明白了。这确实是一种全新的技术,但并非完全否定了祖训,而是在祖训的基础上,注入了新的理念和方法。"
"与其固步自封,不如虚心学习。只要用之恰当,‘插杆法‘并不会影响到蕲艾的生长,反而能使产量更高、品质更好。"
刘春生的话像一阵和缓的春风,吹散了人们内心的疑虑。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渐渐地,点头赞同的表情在人群中蔓延开来。
"春生说得有理!咱们不能囿于成见,还是要虚心学习的。"
"对啊,只要掌握了门道,这‘插杆法‘说不定真能使咱们捞个大便宜呢!"
"那就按唐教授说的做吧,反正县里也给咱们保了险,有个顶盖总是好的。"
很快,现场再次热火朝天起来,到处是人们忙碌的身影。刘春生看着这一幕,不禁感慨万分。他想起当年那个固步自封、谩骂新法的张婆婆,又想到如今科技日新月异,祖训终将被新知所取代。但新旧之间,并非泾渭分明,需要一种融合、创新的智慧。.